劉邦就詔令齊國捕捉蒯徹,後被蒯徹說服,將其赦免。
這些所謂的正史記載,可以說是漏洞百出!
首先韓信如果真的想要謀反,根本就不用等陳豨發動叛亂。
而且韓信怎麼假傳詔書?
赦免各官府服役的罪犯和奴隸可不是一件小事情,況且是在夜裡假傳詔書,怎麼可能不引起彆人的懷疑?
除此之外,韓信當時最應該做的並非是去襲擊呂後和太子,因為以他的謀略,應該知道即便抓了呂後和太子,也會讓自己身處險地!
韓信可是兵仙啊!常年行軍打仗早已經養成了戰必勝,攻必取的習慣,他如此謹慎之人,怎麼會做如此不謹慎的事情?
其次謀反這種大事,又怎麼可能輕易的走漏風聲?
當年韓信被劉邦抓捕就是因為諸將的告發,現在又是他家的奴仆告發他謀反?
如果這些都是事實,那麼韓信就沒有資格被稱為兵仙了,他更沒有能力戰勝項羽,幫助劉邦平定天下!
不招人妒是庸才,韓信就是自身的光芒太耀眼,所以才會惹下這些禍患。
直至韓信身死,劉邦都不知道這裡麵的真實情況,他得知的經過,也都是呂後告訴他的!
史書記載,劉邦見韓信已死,又高興又憐憫對方。
實際上劉邦是真的高興嗎?真的憐憫嗎?
但凡腦子正常的人,都知道劉邦肯定不高興,更不會憐憫韓信,他憐憫的是他自己啊!
樊噲、周勃、灌嬰等人都十分懼怕韓信,劉邦抓了韓信卻不殺韓信,就是為了震懾這些人!
所以當他得知韓信身死,就知道自己同樣大勢已去,再也沒有人能夠幫他震懾樊噲、周勃等人了!
當年張良勸說劉邦對韓信做出承諾,不管韓信犯下任何罪責,都可享受三不殺、五不死的豁免權。
所謂的三不殺就是:見天不殺、見地不殺、見鐵不殺!
五不死為:見天不死、見地不死、見君不死、見光不死、見刀兵不死!
然而蕭何卻幫呂後想出了破解之法。
韓信走在地毯上的時候,被宮女們用帳幕包裹,然後用竹簽刺死。
一代名將就此落幕,韓信的死,也成了後人心中的意難平。
如果劉邦足夠信任韓信,君臣一心,那麼很可能第一個封狼居胥的人不是霍去病,而是韓信!
……
彈幕:
把打仗升華為藝術,韓信打仗的特點:攻心、伐謀!不浪費資源,每次用最小的犧牲換取最大的利益!不愧為兵仙!
白起能把韓信按地上摩擦!白起打的都是硬仗!無一敗績!絕大部分都是以少勝多!逆風翻盤!韓信有什麼資格嘲諷白起?他人多打人少的項羽都差點兒輸!情商還這麼低!
兄弟你真以為史書百分之百正確啊!韓信如果情商低,怎麼可能擅長攻心之計?人家從小經曆過世態炎涼,怎麼可能情商低?人家是不屑與小人為伍!你知不知道韓信帶領的是什麼兵?項羽帶領的是什麼兵?白起帶領的又是什麼兵?
這一點沒得黑,人家韓信確實是兵仙!人家一場都沒有輸過!而且打仗也不是隻看人多人少,你好歹看看人家的兵源都是什麼人啊!招募的新兵和久經沙場的精銳能一樣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