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風評不佳,但韓信卻有著不同於常人的誌向。
母親去世後,韓信家中已經窮得連辦喪事的錢都沒有了,但韓信還是找了一處又高又寬敞的墳地,想著將來那墳地四周能安置下一萬戶人家來守墓。
韓信曾經多次前往南昌亭的亭長處吃閒飯,接連數月,亭長的妻子很討厭韓信,在一天早上提前把飯煮好並且吃光。
到了吃飯時,韓信去了,卻沒有給他準備的飯食。
韓信明白他們的用意,一怒之下,最終離去不再回來。
韓信在城下釣魚,一群大娘在河邊漂洗絲棉,其中一位大娘看見韓信餓了,就拿出飯給韓信吃。
幾十天都是如此,直到漂洗完畢。
韓信很高興,對那位大娘說:“我一定重重地報答老人家。”
大娘生氣地說:“大丈夫不能養活自己,我是可憐你這位王孫公子才給你飯吃,難道是希望你報答嗎?”
淮陰縣的屠戶中有個年輕人侮辱韓信說:“你雖然長得高大,喜歡佩帶刀劍,其實是個膽小鬼。”
對方又當眾侮辱他說:“你要不怕死,就拿劍刺我;如果怕死,就從我胯下爬過去。”
韓信仔細地打量了對方一番,最終選擇低下身去,趴在地上,從他的胯下爬了過去。
滿街的人都笑話韓信,認為他膽小,這就是後世非常熟悉的‘胯下之辱’。
秦二世二年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後,項梁趁勢平定江東渡過淮河北上,韓信仗劍投奔項梁,卻在其麾下默默無聞。
次年前208年),項梁敗死,韓信又歸屬其侄項羽,項羽讓他做郎中。
韓信多次給項羽獻計,項羽不予采納。
漢元年前206年),漢王劉邦入蜀之時,韓信離楚歸漢,擔任連敖管理倉庫的小官),依然不被人所知。
後來韓信犯了法,理該被處斬,同案的十三人都已經被斬殺,就要輪到韓信了,韓信抬頭仰視滕公夏侯嬰,說:“漢王不打算得天下嗎?為什麼殺掉壯士?”
夏侯嬰覺得此人話語不同凡響,看他相貌威武,就放了他,同他交談,很欣賞他,於是進言劉邦。
劉邦讓韓信擔任治粟都尉,他並沒有發現韓信與眾不同的地方。
由此可以看出,劉邦所謂的知人善任並不是那麼的全麵,至少他沒有發現韓信這個人才,他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目光比較短淺的!
……
隨後韓信多次同蕭何交談,蕭何十分賞識他。
劉邦從長安到達南鄭,就有數十位將領逃亡。
韓信覺得蕭何等人多次在劉邦麵前舉薦過自己而劉邦不用,於是也逃走了。
蕭何聽說韓信逃走,來不及向劉邦報告便去追趕韓信。
軍中有人向劉邦報告說:“丞相蕭何逃跑了。”
劉邦大怒,像是失掉了左右手一般。
隔了一兩天,蕭何回來見劉邦,劉邦既生氣又高興,罵道:“你逃跑,是為什麼?”
蕭何答道:“我不敢逃跑,我是追逃跑的人。”
劉邦問道:“你去追回來的是誰?”
蕭何說:“是韓信。”
劉邦又罵道:“將領跑掉的有好幾十個,你都沒有追;倒去追韓信,你這是撒謊!”
蕭何說:“那些將領是容易得到的,至於像韓信這樣的人才,是普天下也找不出第二個來的國士,大王假如隻是想一直做漢中王,當然用不上他;假如是想爭奪天下的話,除了韓信就沒有可以商量大計的人,隻看大王如何決定罷了。”
這時候劉邦歎口氣說道:“我也打算東出啊,哪能總是憋在這個地方呢?”
蕭何說:“大王如果決計打回東邊去,能夠重用韓信,他就會留下來;假如不能重用他,那麼韓信終究還是要跑掉的。”
劉邦說:“我看你的麵子,派他做個將軍吧。”
蕭何說:“即使讓他做將軍,韓信也一定不肯留下來的。”
劉邦說:“難道我要讓他做大將?”
蕭何說:“是的,隻有這樣才能挽留韓信!”
這便是蕭何月下追韓信,蕭何極力推薦韓信,為劉邦擊敗項羽奠定了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