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按照現在的節奏繼續往上排序的話,估計他們老趙家的好子孫馬上就要包攬第一和第二了!
……
大元位麵。
忽必烈興趣缺缺,覺得這種榜單跟他大元朝的子孫根本扯不上任何關係!
……
大明位麵。
朱元璋心裡依然很慌,因為隋煬帝楊廣登上這個昏君榜單之後,整個昏君榜都變的高大上了許多!
以朱元璋現在掌握的數據來推測,等到他們明朝的明思宗的時候,十有八九也是會上榜的!
而且那個一直被後世子孫稱為奇葩的大明戰神朱祁鎮到底是不是昏君也很難說!
然而朱元璋再怎麼關心也是沒用的,一切都得聽天由命啊!
……
大清位麵。
康熙麵無表情的望著天幕,心想他們大清朝本身就沒有哪位皇帝登上傑出帝王的榜單,如果等一會兒再有人上榜的話,那就真的丟死人了!
……
此刻的天幕已經出現了下一個皇帝的名字!
第四位:朱由檢。
明思宗朱由檢是明朝第十六位皇帝,被後世稱為崇禎帝。
崇禎帝在位期間急於求成,非常迫切的想要解決大明的問題,但過於急躁,導致對問題的認識和判斷脫離實際,例如,他希望袁崇煥溎茉諼迥昴諂蕉遼東,但袁崇煥的行動並未達到預期。
崇禎帝在位期間頻繁更換官員,導致朝政不穩定,官員們也缺乏安全感,不敢全力以赴地為國家服務。
崇禎帝在鏟除了魏忠賢後,又重用宦官,恢複了廢除的太監監軍製度,這被認為是不明智的,因為宦官的複用可能導致朝政混亂。
崇禎帝在識人用人上存在重大失誤,例如,他無視魏德藻的才能,反而提拔了一個無才無德的人擔任宰相。
崇禎帝在處理農民起義和與後金的戰爭中,缺乏長遠的戰略規劃,例如,他沒有預見到農民起義軍的長期威脅,也沒有意識到與後金和解的重要性。
崇禎帝在麵對兩線作戰的困境時,表現出優柔寡斷的態度,例如,他在處理農民起義和與後金的關係時,既想剿滅起義軍,又想與後金和解,導致無法集中力量應對任何一方。
崇禎帝對下屬的要求過高,不容許他們犯錯,這種苛責導致官員們人人自危,不敢全力以赴地為國家服務。
崇禎17年,農民起義軍逼近京城,崇禎帝有機會南遷以保存實力,但他猶豫不決,最終未能做出決斷,導致京城被攻陷。
崇禎的各項決策失誤讓大明徹底走向了滅亡,哪怕他能做出一次正確的抉擇,也有極大的機會挽救大明,可惜他一次也沒有把握住!
相比劉禪、司馬衷這些先天智力不足的皇帝,崇禎一個智力正常的皇帝能夠昏招頻出,沒有把握住一次力挽狂瀾的機會,也足以見得他是多麼的無能!
而他自己還怨天尤人,把一切失敗的責任都推到了彆人的頭上,屬於沒有擔當的表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