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後戰場開始大多為國民黨的地方部隊所占據。
另外還有民間與共產黨等抗日團體,而敵後地區也成為各抗日武裝的勢力範圍。
隨著日本對敵後大規模掃蕩以及汪精衛“曲線救國”策略的影響,國民革命軍敵後控製區大大減少﹐日軍沒有足夠兵力長期守住這些地區。
而八路軍、新四軍利用其靈活的遊擊戰技巧生存下來,成為插入敵後的一把尖刀,使日軍不得安寧。
中國共產黨成為敵後遊擊戰的重要力量。
至1940年,八路軍發展到40萬人,新四軍發展到10萬人,並擁有約1億人口的抗日根據地。
1940年8月1日,日本政府公布《基本國策綱要》。
外相鬆岡洋右鼓吹建立所謂“大東亞共榮圈”。
1940年8月101novel.com日,八路軍發起百團大戰,隨後日軍推行治安強化運動,華北日軍兵力達到47萬,並集中了傀儡政權中能投入戰場的全部軍隊。
為應對中國共產黨方麵的遊擊戰術,日本采用了“保甲製度”來斷絕中國共產黨軍隊與當地民兵的接觸,設立無人區,進行極為野蠻殘暴的“三光政策”,甚至使用違反國際法的生化武器來作戰。
中國共產黨麵對日軍掃蕩的壓力下,全軍實行戰略轉移,化整為零保留實力,開展各種形式的反“掃蕩”鬥爭,如著名的地道戰、地雷戰、麻雀戰、破襲戰等。
3個半月中,八路軍共進行大小戰鬥1824次,共計斃、傷、俘和投誠日偽軍人。
百團大戰粉碎了日軍的“囚籠政策”,極大地消耗了日軍的有生力量,增強了全國軍民取得抗戰勝利的信心。
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在柏林簽定,法西斯軸心國形成。
11月29日,汪精衛在南京就任汪偽國民政府主席。
次日,日本與汪偽正式簽訂《日華基本關係條約》。
按照條約中的條款,將使中國完全由日本控製,徹底淪為日本的殖民地。
同日,國民黨政府外交部發表聲明,宣布日汪所訂非法條約完全無效。
1941年1月,皖南事變發生後中共中央軍委發布重建新四軍軍部的命令。
任命陳毅為代理軍長,劉少奇為政治委員,張雲逸為副軍長。
1941年6月5日,大隧道慘案發生,這是中國抗戰期間發生在大後方的最慘痛的事件。
它與1938年6月9日的黃河花園口決堤、1938年11月12日的長沙大火,並稱為抗戰時期的中國三大慘案。
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
翌日,美國向日本宣戰,太平洋戰爭爆發,並呼籲世界各國對日本實施貿易製裁。
12月9日,中國國民政府正式向德、意、日宣戰。
不久之後,除了與日本保持中立的蘇聯以外,英國等同盟國也對日本宣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