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老太見孫女小財迷的模樣,跟著笑彎了嘴角,話雖這麼說,可逃荒人家怎麼可能真把財富露在外頭,祥雲過了把癮後,手鐲就被林老太貼身收回去了。
林家十三口人,外加一頭大黃牛,重新踏上奔波之旅,眼下當務之急是找到可以留宿的地方。
客棧要價太高,最次等旅店的丙等房也得一錢銀子,還要規定一間房內不得同時住超過兩個人,林家人多,刨去小孩,至少也得開四間。
每日四錢銀子,十天下來就得四兩,遠不是林家這樣的門戶能承受的。
謝老爺給的診金,加上林家先前的存銀,滿打滿算一共一百二十兩,林老太有意瞞了五十兩,告訴兒子媳婦們手頭有七十兩的存錢。
林家眾人頭一次見家裡這麼多銀兩,個個眉開眼笑,直呼謝老爺大方,要知道,他們家從前一年的收入,也不見得能有二十兩銀子。
除去日常開銷,林四郎的束脩,林老太的看病錢,到了年底,能有二三兩的餘錢,已經是幸事,更多時候半吊錢都攢不到,收成不好的年份還得四處找鄰裡借錢。
林老太卻沒那麼高興“以後落戶新家,要用錢的地方多的是,全家勒緊褲腰帶,這些錢也不見得夠用。”
“放心吧娘,隻要咱家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以後日子一定會越過越好的。”
林家兄弟你一句我一句,勸慰老娘。
林老太看著朝氣蓬勃的一家人,心中鬱氣一掃而空,改天換地英雄漢,雙手就是萬寶山,隻要勤勞踏實肯乾,日子都是一點點過出來的。
林老太讓老大和老三去找能住宿的地方,兩人在市集上逛了一圈,很快帶回來消息。
“娘,找到住處了,有個姓鐘的老漢願意收留我們,他兒子住在京城,家裡隻有他跟老伴兩個人,空餘臥房三四間,原本是租出去的,因為鬨旱災之前的住戶搬走了,一時半會找不到人接手,老漢說可以收納散客,每天給一錢銀子就好,吃喝自理。”
林家人沒想到住宿問題解決的如此順利,都很高興,對於逃荒多月的他們來說,以天為被,以地為席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如今屋頂有瓦,四周有牆已經很滿足了。
林老太歡喜地帶著一家人,驅車趕往老漢家。
站在門口等著的老漢,五六十的年紀,身子骨還算硬朗,就是走路有些高低腳,領著林家人往裡走,四進四出的院子,因為沒什麼人居住,略顯荒涼。
老漢許久不見這麼多人,一時有些嘮叨。
“東西兩側的屋子,一間是我和老婆子的,一間是我兒子媳婦的,你們家住北麵和南麵的廂房,擠是擠了點,勝在劃算。
廚房茅坑都可以用,但裡麵的東西彆亂碰,我跟老婆子睡眠淺,晚上早點休息,彆弄出大動靜。”
老丈拄著拐望向扛著大包小包的林家人,風塵仆仆卻不狼狽,比前些日子湧進城的難民強得多,關鍵是個個麵色平和,不像那些人,活像老鼠掉進米缸,一個個眼睛裡都閃著綠光。
“醜話說在前頭,我這兒不是救濟所,住一天就得給一天的費用,如果哪天你們拿不出錢來,我可是會轟人的!”
林老太先遞上三日的住宿費用,又額外給了五十文,當作是廚房柴火費。
“您放寬心,我幾個兒子一身的好力氣,有需要幫忙的地方您吱個聲,劈柴火,挑水,搬搬抗抗的活計他們都能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