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同光說虎子想去廟會,擔心孩子小走不了太長的路,想問問林家能不能到時候牛車上騰個位置給兒子。
本就是力所能及的小事,林老三當然一口應承下來。
祥雲這邊,想起小時候逛廟會的經曆,人山人海,恨不得後腳掌踩前腳掌,小販們高聲售賣,顧客討價還價間唾沫星子亂飛,場麵要多熱鬨有多熱鬨。
可惜長大後,年輕人心思更多被電子產品吸引,網絡購物成了日常生活的重要途徑,小時候千盼萬盼的趕集,逐漸沒了生意,慢慢淡忘在人們記憶裡。
小孩子們是最喜歡熱鬨的,這一點,放在哪個朝代都一樣。
當天晚上,天賜、天吉分彆拽著各自的父母,哭喊著要去鎮上趕集,年紀稍小的天福不知道趕集是什麼,一見哥哥們吵鬨,也跟著上前湊熱鬨。
祥雲有心想去,知道林老太肯定不會答應,乖乖窩在奶奶懷裡沒有鬨騰。
除了林天福年紀太小,被張氏果斷拒絕,其他幾個小子都如願以償,高興地在小院裡手舞足蹈。
“既然要去集市,就不能空手去,剛好把這段日子編的竹籃、簸箕拉過去賣,還有曬乾的藥材,送去鎮上藥房,看看人家收不收,多少給家裡貼補點家用。”
林老太囑咐兒子媳婦們,又掏出二錢銀子,遞給鄭氏“給孩子們買點零嘴,再看看有沒有便宜的布料和棉花,買回來縫幾床被子,冬天要到了,得提前準備起來。”
鄭氏接過錢,應了一聲,用帕子包好銀子塞進衣服裡。
聽村裡婦人說過,鎮上的集市七天一次,但像後日那麼大規模的,一年隻有春秋兩次,且連續三天不間斷。
希望家裡編織的竹籃和晾曬的藥材能在第一天順利賣出去,山上的荒地還等著沃肥,家裡事情也忙,實在離不了人手。
男人們抓緊行動起來,起得更早睡得更晚,一忙完山上的活兒,就砍竹子做籮筐,兩天功夫足足攢了二十多個。
祥雲這邊也沒閒著,悄悄趁林天賜整理要賣掉的草藥時,在篩子裡放入更多曬乾的藥材。
廟會當天,一家人起了個大早,鄭氏烘好饅頭,又將大夥兒的午飯放在小竹籃裡,接了清水灌在竹筒中,用厚厚的衣服蓋著保溫。
林老大牽出大黃牛,將簸箕壘好放在板車上,接過林天賜手裡分類好的藥材,掂了掂重量有些意外。
“平時一筐筐采藥沒感覺,竟然已經攢了這麼多了,天賜,奶交代你的話都記住了嗎?”
“記住了!奶跟我說了藥材的大概價格,如果藥店說咱家的藥材品質不好,就稍微讓點價,如果店家願意給好價,就說家裡還有好些藥材,問可不可以長期合作。”
見大兒子說得頭頭是道,林老大原本還擔心他勝任不了賣藥材的重擔,這會兒,懸著的一顆心終於放下。
一向喜歡賴床的幾個半大小子,破天荒沒讓人催起床,穿上最好的衣服,各個收拾得整齊乾淨。
就連林天福都爬了起來,看哥哥們興致勃勃,滿眼都閃著光,他更傷心了。
張氏勸了好一會兒,直到承諾買怡糖回來,他才露出笑臉。
祥雲被林老太抱在懷裡,挨個兒跟家人告彆,小短手揮舞得起勁兒,鄭氏親了親閨女臉蛋,不舍的出發了。
牛車一駕,木板車一沉,趙若霞也坐了上來。
見大夥兒盯著她看的眼神裡全是不喜,她立馬給自己找借口。
“車上東西多,小子們又鬨騰,我負責押車。”
她不要臉皮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原本還有些空位的牛車,被她日漸肥碩的身子一占,頓時隻剩下巴掌大點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