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四郎和林老大夫妻一走,林家小院裡像是一下子空了起來。
林老太時常在林四郎房間裡,替他整理打掃,偶爾望著遠處愣神,許久後才緩緩吐出一口氣。
祥雲知道,奶奶又在想四叔了。
好在平日還有村人上門看診,分散林老太的注意力。
家中幾個皮猴,在孩子王遠行後,竟像一夜之間長大一般。
最愛跟在林四郎身後的小尾巴們,不哭也不鬨了。
除了年歲上漲,更重要的原因,是林老太安排他們上學了。
林天賜作為孫子輩最大的,搶先做出表率,書囊一背,被送到了鎮上的書院。
以他的學識,勉強夠得上開蒙,想進**觀書院是不可能的,隻得先從最基礎的學院開始。
天吉讀書的天賦,林家人有目共睹,可他年紀太小,也不適合到**觀進學。
得知林家兩個孫子要讀書的事情,裴山長主動提出要幫忙,給二人寫了封介紹性,免試入學了鎮上最好的開蒙學堂——百草堂。
這樣一來,除了林四郎入府學的束脩,每年50兩,林家又額外多了兩處花銷。
加起來每年八十兩的束脩費,聽起來頗為駭人。
蓮花村大多數村民,半輩子也攢不到八十兩銀子,此刻,大夥兒才深刻意識到,林家跟她們是真的不一樣了。
好在,林老二種在後山地裡的二十畝柴胡,終於在冬天來臨之前,成熟了。
擠滿了半山腰的紫色花朵,夾雜著無數柴胡種子,風一吹,風景竟出乎意外的不錯。
林老三請了一天假,跟林老二一起將柴胡收割,打種,晾曬……
期間,林老太帶著祥雲去了趟鎮上的保和堂,王老大夫出了遠門,店裡小王大夫坐鎮。
一見林老太過來,忙詢問柴胡的事情。
得知藥材順利長成,用不了幾日就能運到店裡售賣,小王大夫激動地直拍手掌。
“林大夫,這批藥材解了我的燃眉之急了!”
“這話怎麼說?”
林老太不解,距離水災已經過去半年時間,各地藥行的草藥也不像之前那般緊缺,她跟孫女在家時還抱怨,柴胡沒早幾個月成熟,不然價格就算翻上三四倍,也不成問題。
“您不知道?咱們這邊的水患是平息了,可離**鎮千裡外的京都的龍翻身,房屋倒塌,死傷無數。”
林老太驚駭不已:“啊?什麼時候的事兒?”
排隊抓藥的漢子,聞言也湊上前:“就三四天前,我媳婦娘家小姨嫁到離京都不遠的遙縣,她傳信回來告訴我們的。”
“造孽哦,你們說今年是不是犯太歲,咱們這兒鬨洪水,邊境鬨兵災,現在連天子腳下都地震了,會不會真跟她們傳的那樣,官家有意讓平陽王即位,觸怒了上天,老天爺降下預警,讓官家另則新君?”
百姓生活平常很難跟皇家扯上關係,唯有說到這些皇家秘聞時,每個人臉上都神采奕奕。
畢竟一個良善的君王,能決定他們以後的生活質量,大夥兒討論參與度極高。
方才的漢子繼續傳達收到的情報:“聽說皇宮裡這回坍塌的房子也不少,宮裡受傷的貴人不計其數,禦醫忙得多少天沒合眼,苦啊!”
“貴人們再苦,能有宮外流離失所的百姓苦?流年不利,倒黴的永遠是咱們這種小人物。”
藥房裡排隊的眾人,唏噓不已,無不讚同。
林老太早被小王大夫請到了裡室,特地放下簾子,囑咐外間小廝不得來人打擾。
祥雲知道他這是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