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人回到蓮花村時,曹村長和村民們已經在路口等著了。
聽說林老太一家想搬到鎮上,還要把如今居住的小院出售了,得知消息的第一瞬間,便焦急地往林家方向趕。
大老遠看到林家的牛車過來,焦急走上前。
“林大夫,住得好好的,怎麼說搬走就要搬走了?”
“對啊,有您在,村裡人有個頭疼腦熱的才有去處。”
林老大解釋道“孩子大了,家裡人口也多,眼瞅著上門來的病人排長龍一直到門口,前些日子還曬暈了好幾個,家裡人一合計不如乘此機會換個大些的屋子。”
曹同光理解林家的不容易,心裡卻還是不想放他們離開“屋子小就往四周擴嘛,反正你家在山腳下,周圍地大,村裡男人也能跟著搭把手,何必去鎮上花冤枉錢。”
其他村民跟著附和,生怕以後看病不方便,蓮花村近些年因為有林老太一家在,吸引不少周遭村落百姓前來,連湖裡蓮蓬的生意都跟著水漲船高。
“是啊林大夫,大家鄉裡鄉親,能出力氣活絕不藏私。”
“再說了,鎮上的房子價格多高啊,沒幾百兩哪能買下來!”
大夥兒的心意林家人清楚。
林老太一早預料到村裡鄉親的反應,說道“大家放心,即便以後我們家醫館開在鎮上,每個月我還是會回來蓮花村一次的,到時候給大夥兒免費看診。
但凡是咱們村的鄉親,去新醫館就診,診費一律按照五折來算。”
一聽有免費的診治,還有看病五折優惠。
村民們左右瞧瞧,紛紛在各自眼中看到驚喜。
一想到是蓮花村人獨有的照顧,村民們臉上的笑意越發明顯,連聲附和“還是林大夫懂得為咱們著想,既如此,預祝林家新店順利開張,大夥兒到時候一定去捧場。”
“林大夫醫者仁心,大夥兒永遠都記得您是咱們蓮花村的人,但凡以後遇上什麼事,需要用到咱們,招呼一聲,必定義不容辭為林大夫一家衝鋒陷陣。”
村民們的承諾最是樸實真誠,雖多少因為診費五折的誘惑,但不能否認大夥兒一直以來對他們一家的用心都是好的。
當年若不是逃荒路上,有蓮花村這處山清水秀的落腳地,林家如今在哪漂泊還未可知,哪有現在買房開店的大好事。
送走了村民,關上門,林老太才將今日看房的想法說出來。
林老大一聽老娘竟然對那套房中意,立馬道“娘,咱家住在壽材店對麵不太吉利吧?老三還在尋摸新房子,定然能找到地段價格更合適的。”
林老太卻不覺得壽材店是大問題,今日跟質人告彆後,她特地在周邊幾家熱鬨街道觀察許久。
整個**鎮賣喪葬物件的店鋪一共三家,其中兩個都是至少百年傳承的家族產業,店麵大氣派足。
可對麵那家店,老板搬到門口的花圈,紙張蠟黃周邊卷翹,不知道是積存多久的貨。
再看店裡生意,一早上沒看到一個客人,明明不久後就是鬼節,正是各家祭拜祖先,買香油紙錢最頻繁的時候。
反觀另外幾家,生意興隆,客人一波接著一波,形成極大反差。
明顯,今日看的屋子對麵的壽材店堅持不了多久便會倒閉。
為了驗證林老太的猜想,林老大第二日特地又上了次鎮,直奔那家壽材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