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坐在考場上,林四郎的手心還是不停出著汗,雖不是第一次參加考試,心裡依舊慌亂得很。
上一次府學考試,可以說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帶了些莽撞和不知天高地厚的天真。
結果雖不錯,可畢竟隻能算小試牛刀。
這回,才是真刀真槍,施展各自本事的時候。
等卷子發下來,林四郎看了前麵兩題,心慢慢沉下來。
首題為“中立而不倚強哉矯義。”
出自中庸第十章,君子和而不流;強哉矯。中立而不倚;強哉矯。
前不久的課堂上,府學先生正以此題讓大夥兒做了策論,至今記憶猶新。
次題為“致天下之民,聚天下自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義。”
出自《周易》,講的是集市的形成,自古至今交易的演變,也不算多難。
第一場考試一共三題,先生說過,隻要有兩道能答得順暢流利,至少能在乙等以上。
至此,林四郎的心慢慢安定下來。
仿佛有種塵埃落定的感覺。
他靜下心,又將前兩道題仔細看了一遍,倒了水準備研磨時,視線落在考卷最後一道考題上。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出自《大學》開篇第一句。
林四郎動作一頓,險些將墨石研磨出硯台外,手心也不小心蹭上墨汁。
第三道題,竟然跟貢院門口兜售考題的男人說的一樣。
是巧合,還是……
他顧不上思考太多,時間不等人,趕緊將墨水研磨好,理清腦袋中的思緒,這才開始提筆寫字。
不論什麼時候,卷麵的整齊程度很大程度影響到考官的批卷心情。
三天時間,看起來長,可要寫的內容也很多。
三道題,一天一道,看起來貌似剛好,林四郎卻想在前兩天寫完,用第三天時間謄抄檢查。
好在府學裡頭因為幫小侄女抄寫書籍,好寄回家給她學習,他寫字的速度有了很大提高,準確度也很高。
時而思考時而低頭奮力書寫,不知不覺間,時間過得飛快,再抬頭時,外頭已經黑了,貢院裡亮了燈籠。
每個考生的屋子裡也亮起來燭火。
晚上秉燭謄抄不利於眼睛,林四郎放下筆不再繼續,躺臥在床榻上回憶白日裡的書寫的內容,有不詳細或待改善的地方,便爬起來記錄下來,等第二日修改。
入睡前,難免又想起第三道試題。
若是門前的考生當時三道題都買下來,不知會不會知曉全部試題。
也不知那道題的答案,是如何寫的,會從哪方麵入手闡述。
想著想著困意來襲,伴著夏日的蟬鳴和蛙聲,林四郎逐漸進入夢鄉。
而此時在宋家小院待著的林家人,也是茶飯不思。
祥雲算是裡頭最沒心沒肺的,下午跟宋章將城裡好吃好玩的買了個遍,此刻正坐在床榻上看自己的戰利品。
“這個好吃,等四叔出來了,留給他嘗。”
“那個皮影也好玩,帶回去給天福,他肯定喜歡。”
鳳仙在燈下納鞋底,打算撐著這幾日多做幾雙,給林四郎換洗。
昨日見他腳上那雙鞋,還是上次離家時做的,腳後跟都有些磨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