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影視位麵旅行!
琅華是在冰冷的水中清醒的,這是一個廢棄的小池塘。初秋的天氣有些微微涼,池塘周圍都是微黃乾枯的雜草。琅華奮力遊上岸,精疲力儘癱在地上。
秋風卷起枯黃的落葉,渾身濕透的琅華吹得瑟瑟發抖。
還真是……好久都沒有這麼狼狽了。
小池塘地處偏僻,周遭沒有一個人影,想來是個自殺的好地方。沒有接收記憶琅華還搞不清楚狀況,索性附近荒廢無人,她一閃身進到空間裡。
舒舒服服泡完溫泉,記憶也接收完了。
原主叫易遙,還是個在校學生,單身家庭,家境貧困,靠母親在按摩店的灰色收入維持生計。
從小就是母親口中的“賠錢貨”,家庭環境惡劣,讓易遙性情自卑又倔強。
接受完易遙的所有記憶,她的經曆讓琅華微微歎息,明明是最美好的青春年華,卻因為校園霸淩被逼著推向死亡。花一樣的年紀,就這麼被校園暴力和流言蜚語活生生給毀了……
事實上,每所學校都存在這樣的問題。遭受暴力的學生可能害怕遭受更大的暴力,所以當他們遭受暴力時,他們會選擇默默忍受,根本不會去反抗,或找到合適的方法來解決這些問題。
就像無辜染上性病的少女易遙,他們本身並無過錯,卻因為某一方麵的特殊而被視為異類,最後遭受校園霸淩致死。校園霸淩的凶手,是帶頭親手施暴的獸,是隨波逐流的人,也是冷眼旁觀、自認無辜的“神”。有罪的不僅僅是施暴者,謠言的製造者和傳播者有罪,冷眼旁觀者也有罪。那些跟風而至的助推者,也是幫凶。
他們或許並沒有毆打易遙,隻一個輕蔑不屑或嫌棄萬分的眼神,一句刻薄尖銳的言語,同樣是狠狠紮在校園霸淩受害者心中的利刃。
當片麵的“所見所聞”被有心人加工成不為人知的“真相”,這個秘密滿足了大家的八卦心理。秘密的真相到底是什麼已經沒人去在意,他們隻在意自己所想看到的,秘密在傳播中被擴大化,變成了謠言。無辜的人反倒成了原罪,活該遭受欺辱。
那些和易遙一樣的年紀,也是未成年的學生。他們卻用猜測或者道聽途說扭曲得來的“真相”,將另外一個未成年的易遙逼上絕路。何其天真,又何其殘忍。
在是與非、善與惡麵前,他們堅信自己心中的判斷,一個個都站在道德的製高點,去製裁去譴責“生活不檢點”的易遙。從來不去考慮真相的背後,到底是事實還是莫須有的罪名……
易遙和顧森湘都死在那個悲傷的冬天,悲傷地離去,顧森湘是無辜被牽連死去,易遙是被陷害到心死。顧森湘的死,成了壓垮她的最後一根稻草。
當易遙被逼的跳海自殺,這些被大人們保護在象牙塔裡的未成年,都成了站在道德製高點的“正義劊子手”,何其殘酷!他們中或許沒有要殺死其他人的想法,但當受害者變成施暴者,當看客變成助推。在這一場名為“玩笑”的鬨劇中,沒有旁觀者,隻有施暴者。
琅華來到這個世界的節點是易遙覺得身體難受,卻被看醫生告知她得了“臟病”,小姑娘一時想不開找到一個地方尋短見,卻意外滑倒掉到池塘裡差點被淹死。
現在換成琅華,活的好好的她才不會去死呢!從空間裡出來,琅華神清氣爽渾身輕鬆。
弄堂裡新搬來一戶姓顧的人家,顧家有一對兄妹,顧森西和顧森湘。
“易遙,你怎麼這麼晚才回來?”
回去路上天色已經暗下來,她碰到了出門丟垃圾的齊銘,見到易遙晚歸,齊銘微微蹙起眉,略帶不讚成地溫聲問她。
“嗯,有點事耽擱了。”琅華隻對著齊銘點點頭,就轉身回家了。
看著易遙的背影,齊銘覺得易遙今天有些不對勁,以前易遙對他絕不會是這樣的態度。
齊銘以為她是心情不好,他並不知道現在的易遙已經換了個芯子。
琅華進門後準備回房間,易遙媽媽從廚房走出來。
“站住!你乾什麼去了?這麼晚才回來!”
她強忍著擔憂,怒氣衝衝走到琅華跟前,“你告訴我,你是不是在外麵不學好?”
像是被易遙的沉默刺激到,易媽媽更加惱火。
“我是說過客人走之前你不許回家,可你看看現在幾點了?”
眼見易媽媽聲音越來越大,一直低著頭的易遙才冷冷道。
“說夠了嗎,媽媽。”
被女兒眼中的涼意所驚到,易媽媽下意識地咯噔一下。
“我今天身體不舒服去了趟醫院,醫生說我得了疣病。”
疣病,這種婦科疾病的大部分都是由於人因為不愛乾淨的“性行為”而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