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世唐君!
現在的長安城內最不缺的便是士子,因為科舉剛過,大家還沒得到成績,所以士子們便全部滯留在了長安城內,而一些家境貧寒的士子這段時間卻在長安舉步維艱,因為長安大,居之不易,所以當京兆尹找人寫文章的事傳開後,一下子就招來了很多投稿,包青在其中選擇了幾篇通俗易懂的文章,便草草發表了。
還彆說雖然這幾篇文章不對讀書人的胃口,但卻很符合普通百姓的口味,一份報紙隻要一文錢,就是長安最普通的百姓也都買得起,所以很快大家便重拾了對陽灘大捷的熱情,平常門庭雀落的招兵處又一次被人擠滿了。
包青看到效果如此好,又陸續在報紙上推出了朝廷的新政,甚至廷尉府與大理寺還聯合在報紙上刊任了在逃案犯的信息和圖像,群眾的力量是偉大的,在巨大賞金的激勵下,廷尉府與大理寺的破案效率一下子提高了很多。
因為現在這第一份官辦報紙都在法家的掌握下,所以法家也經常往裡麵夾雜一點私貨,對此其餘百家心中非常不滿,也開辦了自己的私報,其中以陰陽家的私報引起的轟動最大,因為陰陽家在私報中揭露了許多現在經常使用的騙術,也是第一次把“化學”這個概念帶給了普羅大眾。
李俊眼見時機成熟,立刻下旨從法家人手中收回了大唐日報,轉而把這個權利交給了丞相府,而且還下令像大唐日報這樣的公報,不準刊任諸子百家任何一家的言論,其餘私報要想辦下去,也得去丞相府備案,發表的文章必須經過朝廷審核才可發表。
對於李俊這種無恥的做法,大家也都習慣了,所以隻是心裡嘟囔幾句,便老老實實的跑去丞相府備案了,這個時候諸子百家每一家都是脆弱的,惹怒了皇帝絕對沒有好果子吃……
這天李俊在禦花園接見了胡太醫,對於這位老者,李俊也是一直很感激,因為當初自己病的半死的時候,就是這位老者助了自己一臂之力,所以胡太醫雖然品級不高,但也是為數不多可以在李俊麵前坐著說話的人。
今日胡太醫對李俊彙報了一個很不好的消息,那就是齊王李啟有耳疾,李俊皺著眉頭問道“胡太醫,你確定麼?”
胡太醫立刻回道“啟稟陛下,老臣這身醫術雖不如劣徒,但在大唐也算能排的上號的,百日宴那天老夫就懷疑了,但沒敢聲張,所以這段時間老臣一直偷偷去長樂宮去看望齊王殿下,直到今日,才真正確診了,齊王殿下出生時因為使用產鉗,傷了耳脈,恐怕很難痊愈啦。”
“唉,太後她老人家知道麼?”李俊歎了口氣問道。
胡太醫搖了搖頭道“在沒稟報陛下之前,老臣不敢告訴太後,百日宴那天後老臣把消息對秋雅姑娘透漏了一點,這些天都是秋雅姑娘秘密帶老臣進去的,太後並不知情。”
李俊點了點頭道“好,朕知道了,你做的很好,先下去吧,記住此事繼續保密,千萬不要讓太後發覺。”
“諾,老臣遵命。”
得到這個消息後,李俊這心裡有一種放鬆的心情,說實話衛太後這麼寵愛李啟,一直是李俊心裡的一根刺,宋代趙太宗就是明證,如果以後李啟起了野心,自己看在衛太後的麵子上,還不好控製,現在好了,李啟既然是耳疾,那就代表著他這一輩子都不可能染指皇位了,自己也可以放心大膽的去疼這個弟弟啦。
於是李俊對何申吩咐道“大長秋,請宮內最好的奶媽與內侍去照顧齊王殿下,如有差池,提頭來見。”
“遵命。”何申打了一個冷顫說道,一般情況下陛下這麼說,那就說明當真了,這種事做不好可真會掉腦袋的。
李俊哼著小曲去了長樂宮準備給衛太後請安,剛走到半路,一個內侍便急匆匆的跑了過來,李俊認識這個內侍,這個內侍是紅袖宮裡的人,見內侍跑的帽子都掉了,李俊心裡大驚立刻問道“怎麼啦?是不是淑妃有情況?”
“啟稟陛下,娘娘要生了。”內侍氣喘籲籲的問道。
李俊聽完後,立刻拔腿就跑,到了椒房殿,看見胡太醫也在,李俊直接問道“怎麼樣了?進去多長時間啦。”
胡太醫擦了擦頭上的汗也來不及見禮道“陛下,已經有半個時辰了,剛才老臣看過,淑妃娘娘身體康健,又是順產,問題不大,現在就怕羊水突然破了,肚子裡的孩子被嗆著。”
“唉,聽人事儘天命吧。”李俊歎了口氣道。
說完李俊便急躁的走了起來,自己活了兩輩子,這是第一個孩子,心裡的那種滋味五味雜陳,此時衛太後也來了,看見李俊這副模樣立刻安慰道“皇帝,彆急,女人生產都要過這一關,當年母後生你的時候,也是差點沒熬下去。”
李俊連忙扶住衛太後真摯的說道“母後辛苦了,今日兒臣方知婦人生產之苦。”一番話差點把衛太後的眼淚說下來。
正在娘倆談話的時候,屋內紅袖的叫聲突然慘烈了起來,李俊嚇了一跳,要不是衛太後攔著,李俊就衝了進去。
隨後屋內便傳來了一個聲音“娘娘,小公主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