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世唐君!
忠義軍北上後,燕地也就算平靜了,之前的燕王封地也變成了兩個郡,冀州郡與常山郡,這片地方因為之前燕王的橫征暴斂,所以自由民不多,大部分都是燕王的農奴,所以李俊直接在燕地掀起了一股“打土豪、分田地”的運動,將所有農奴重新上了戶籍,而且分給了土地,頓時李俊的聖德之名傳遍了這兩郡。
也就在此時,遼東三郡之地迎來了第一批移民,這批移民是從山東、江南地區過來的,而關中、蜀中、荊楚之地的移民還在路上,大家之前都是奴隸,但在這段遷徙的過程中卻沒受什麼苦,因為李俊對沿途各級官府下了死命令,如果在誰的地界中,有移民餓死或者病死,那主官降職一級,有兩人就降兩級,以此類推,如果死亡人數超過了十人,嗬嗬,那本地地方官的官運也就到頭了,不僅如此,說不定還要去錦衣衛三日遊呢。
有了李俊的鐵腕命令後,這一路上除了部分年老體弱因病死亡的,其餘人大都挺了過來。
漁陽縣屬於遼東遼州郡,旁邊就是漁陽關,在遼東的最北麵,也是最靠近北金人的一個縣,所以這裡的人口最少,新上任的縣令也是之前當過尚書郎的,是一名雜家弟子,叫呂秀,此人還是呂航的堂侄子,人年齡雖不大但勢力大,因為雜家總共就兩名弟子在外當縣令。
這天呂秀早早就來到了漁陽縣最南邊的一個鎮,此鎮叫朱家鎮,是移民來漁陽縣的必經之路。
十月份的遼東天氣已經變冷了,尤其是今天還剛剛下完了一場雨,所以呂秀已經穿上了皮裘大衣。
呂秀不停的在驛站門口張望,這時其身後出現了一位麻衣老者,老者笑著說道“縣令大人,去屋裡暖和一下吧,你是南方人,不習慣遼東的這天氣,萬一凍病了可就不好啦。”
呂秀擔憂的說道“朱叔父不用擔心,小侄身體沒事,隻是你說才十月份天氣都已經這麼冷了,到了冬天那些移民能受得了麼?”
老者搖了搖頭道“縣令大人,這是在外麵,您還是稱呼老朽的官職吧。”
“朱縣丞請賜教。”呂秀立刻改口道。
朱縣丞笑著回道“縣令大人不用擔心,想當初這朱家鎮也是從江南遷移過來的,現在你看看大家的日子還不是過的挺好,所以這世上沒有吃不了的苦,這次移民都是大戶人家最底層的奴仆,更不會那麼嬌慣了,隻要給了他們土地,今年遼東的冬天這些人一定會挺過去的。”
呂秀搖了搖頭便不再說話了。
朱縣丞繼續說道“這世上啊,隻有一種病最可怕,那就是窮病,所以隻要給了他們不再變窮的希望,即使再艱難的環境大家也會挺過去的。”
朱縣丞的話,話糙理不糙,所以呂秀很是認可點了點頭,一般情況下縣丞與縣令的關係都不好,但在漁陽縣卻是例外,一方麵是呂秀出身豪門,朱縣丞就是從底層小吏慢慢升起來的,所以不敢得罪呂秀,還有一個重要原因便是呂秀在一次醉酒後,不小心與朱縣丞的閨女發生了關係,所以朱縣丞也算是呂秀的便宜嶽父啦。
正在此時一個衙役飛馬跑了過來,呂秀連忙問道“怎麼樣?人都來了麼?”
衙役氣喘籲籲的說道“兩位大人,移民還有二裡便到了,看起來狀況還不錯……”
不待衙役說完,呂秀就準備上馬了,朱縣丞立刻把呂秀拉了下來道“縣令大人,彆急啊。”
“怎麼能不急?這可是陛下交代下來的大政,也是我們漁陽縣未來的希望。”呂秀怒斥道。
朱縣丞苦笑道“大人啊,你這個時候迎上去,未來縣衙還怎麼管理百姓,為官者不僅要親善百姓,還要保持一定的威嚴,恩威並施方是正道。”
呂秀點了點頭道“多謝叔父賜教,小侄剛才孟浪了。”
不到一刻鐘時間,五萬移民便拖家帶口的來了,呂秀看見移民的狀態還不錯,心裡也鬆了一口氣,此時一個錦衣衛的人站出來說道“哪位是縣令大人?”
呂秀立刻站出來說道“下官呂秀見過上差。”
錦衣衛連忙避過呂秀的禮笑著遞給呂秀一份名單道“不敢當啊,呂大人,這是此次移民到漁陽縣的人員名單,請呂大人簽收一下,下官也好回去複命。”
呂秀打開一看,上麵青壯年有一萬五千多人,便滿意的點了點頭,立刻在上麵簽上了自己的大名。
送走了錦衣衛的人後,呂秀一揮手,頓時整個驛站便開始忙乎起來了,呂秀大笑著說道“諸位,歡迎來到漁陽縣,本縣是漁陽縣的縣令,今日天色已晚,大家先在朱家鎮休息一下,明天本縣會安排人給諸位上戶籍,分田地。”
“多謝大人。”眾人立刻跪地叩首道。
呂秀連忙扶起其中年齡比較大的幾位老者,幾位老者連忙致謝,呂秀笑著問道“老丈,不知你們這些移民中有沒有族長啊?”
老者歎了口氣道“大人真是說笑了,俺們這些人之前都是人家的奴仆,哪裡有什麼族長之類的啊?”
呂秀聽完後心裡暗笑,這可是好事啊,要是一族一族的遷移過來,定會平添很多事情,現在好了,這些人除了依靠官府無人依靠,這樣官府管起來也方便多了。
呂秀點了點頭道“老丈,現在人比較多,依本縣的意思,便是大家按照姓氏湊到一起,每五百人為一村,然後由官府統一安排,老丈覺著這個主意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