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以後怎麼相融,暫時還顧及不到,這都是隨時可以調整的。
莊子的穩定離不開韓莊頭,傷兵這邊的安撫也離不開周管事。至於後麵誰能挑大梁,那就看各自的本事了。翁曉曉不急著現在就做調整。
周正領著傷兵,呼啦啦走了大半人,直奔荒地而去。
不用他操心,韓平巴不得少管事呢。
韓平在前頭引路,把翁曉曉等人領進了一座不小的四合院,正是原東家的住處,雖然很少來,但是一應家具半點不缺。
不是不想貪下這處院子,韓平隻是不敢,明晃晃的東西在那裡擺著,他吞不下去。
他們在談正事,鄭榕便領著她身邊的嬤嬤跟春霞去收拾屋子了。
在正堂分賓主落座後,翁曉曉把小洋叫了過來,介紹給大家。
“他是小洋,海洋的洋,做莊子的賬房。”
韓平見翁曉曉身旁再無他人,便明白了新東家的打算,隻安插一個自己的賬房,不影響他管事,這東家已算是很厚道了。
小洋上前跟韓平及兩位管事見禮。
“他人雖小,但是有管賬的經驗,你們不許欺他年幼。”翁曉曉沉聲說道。
就衝著那些個護衛,韓平也不敢作妖,起身回話,“不敢,在下定當好好配合。”。
翁曉曉不置可否,請他們都坐下,“具體事務我不會多管,該怎麼種田,你們照舊就是。隻是茶山跟魚塘,平時是誰在管理?出產可還好?”
韓平身邊的管事回答道,“回東家,茶山跟魚塘都沒什麼產出。袁東家不怎麼過問莊務,不投入,茶的品質上不去,自然賣不出好價錢,這兩年都沒再管理。魚塘更是需要專人打理才行。”
“莊子上有懂行的人嗎?”
“有,老王頭一家,原來就是專門侍弄茶山的,隻是後麵乾得實在沒意思,就改去種田了。”
“我明白了。以後哪處都不會閒置起來,人才更是要充分利用。當然這都是後話,咱們一步步來。”
自己種茶炒茶,經大運河運到京城,再由商隊販賣到漠北,沒有中間商,利潤必定豐厚。想多賺錢,前提是把品質提升了,翁曉曉計劃等空了再好好做打算。
“當務之急,我們先把田畝冊子核對一下。”
這個莊子上有六十多戶人家,當麵核實,花費的時間太長,隻能先對賬。
中午簡單吃了點東西,幾個人就又忙了起來,直到傍晚才核對清楚,起碼賬目上是清楚了。這叫賬賬核對。
後麵有時間還需要賬實核對,也就是拿著賬目跟實際的數量核對。這個任務,翁曉曉交給了小洋,畢竟不是一兩日就能核對完的。
吃過晚飯,翁曉曉便讓韓平等人回去歇著了。還打發順遂跟了上去,她必須看清楚韓平背地裡究竟是人是鬼,這是直接盯梢。
小問題可以容下,若是個黑心的,現在就得換了,不留爛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