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覺得不對,於是把孟子移出了文廟。
此時天幕撕開了他傷痛的傷疤,他想起了至正四年阿爹阿娘兄長相繼餓死,他和二哥卷了一席草席四處求爺告娘求一塊地給全家下葬的日子。
或許,再等等,等天幕中提及的化肥配方若真的能提高糧食產量,再看情況提倡生產棉花吧。
金陵城中,人們望著天幕皆是神色複雜。
不說後世富足的生活,單單是一個豐衣足食已讓人羨慕無比了。
而金陵城周邊,自古以來不都是光禿禿的嗎?
《吃飽穿暖才十幾年而已,小時候冬天凍死了,手耳朵都凍腫了》
《而且我還記得小時候臉頰和手總是會開裂結疤,周圍的孩子差不多也是》
《總感覺小時候比現在冷多了》
《現在我總算知道了柴米油鹽為什麼柴排在第一了[哭]》
《我怎麼覺得柴不值錢啊,上山去就能有,反而油鹽在古代普通人不可能有》
《你知不知道古代山上的柴需要地主批準才能撿和砍伐,不然你就是偷盜》
《很多樹木都是官府的,不允許砍,禁山澤你不知道嗎?》
金陵城國子監,此前寫小說的姓杜的監生和他的幾個同窗,看著天幕不覺已淚目。
讀書人讀書,不就是為了一展生平所學,造福社稷嗎?
後世人言語多荒誕可笑,可語言荒誕的背後令人心塞。
你能想象一下,山上的柴枝、地上引火的草、葉任你撿嗎?
杜平無法想象,但他知道如果有那一天,那會是很開心的事。
《小冰河時期確切說到1980年才結束的,明朝清朝是最冷的》
《自己不想賑災就說,明朝因為冷凍死的人最多,差不多的領土,明巔峰時期人口就一億,清朝乾到了四億,而且清朝還不是漢人王朝,在民生方麵比明朝好多了》
《其實有一個主要原因,清朝大規模推廣紅薯了,明末引進的紅薯,但是時間沒給到就亡了》
漢末南郡。
“紅薯”諸葛亮鄭重地在“科技發展”旁邊寫下兩個字,這就是後世說的穿越後要尋找的高產糧食?
可是,該去何處尋找?
科技發展又是什麼?工業化又是什麼?紅薯好歹還知道是糧食,這四個字每個字他都認識,組合起來就是天書,根本看不懂。
通過天幕的評論區,諸葛亮也逐漸還原了後世的現狀。
吃飽穿暖也就是十幾年的時間,尤其是2008年以後。像早些時候的記憶,生活狀況和此世卻是大差不差。
所以,真的有花十來年就將日月換新天的偉力嗎?
一切都是那麼的不真實。
或許,借著天幕的幫助,他們也能再造另一個盛世大漢!
《為什麼不逃難移民到南方一帶,到達兩廣一帶的話,應該不會凍死了》
《以前兩廣地區全是原始森林,到處是毒蛇猛獸,還有劇毒瘴氣,要不怎麼會有一條“流放嶺南”的罪啊[捂臉]》
《古代的交通不行,更沒有交通工具,從中原到兩廣山那麼多,估計路上命就沒了》
《古代沒有棉花?》
《棉花最開始是在南北朝時期傳入中國的。在宋末元初,棉花大量傳入內地,在明朝初期的,開始在全國範圍內推廣棉花。》
《古代用的都是蘆花,保暖性不如棉花。》
《感謝工業化帶來的變化,古代封建王朝就沒有什麼盛世》
貞觀年間,長安城。
李世民、房杜、魏征、李靖等一眾人看著天幕的說法,臉色也是有些鬱鬱。
按後世的標準來看的話,確實古代是沒有什麼盛世。
不過,自我等始,卻是能造一個令後世都讚歎不已的盛世!
紅薯!棉花!
朕,全都要!
inf。inf(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