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年間,金陵城。
朱元璋、劉基等人壓下心中複雜的感受,將注意力重新放回天幕上發現,天幕隻是簡單介紹了所謂特征是由基因控製,具體基因長什麼樣、如何控製,如何編輯等則一概未提。
朱元璋心裡盤算了一下,拋開細菌病毒等且不說,從雜交技術到基因編輯,這中間明顯是遞進關聯的。
比如說,雜交小麥當時是為了增加小麥的抗病性、抗乾旱、抗倒伏等原先唯有的特性,其獲得手段是通過大量的雜交試驗來獲得,其獲得途徑充滿了偶然性。
到了草魚這裡,直接是通過基因編輯技術了,也就是後世對於魚控製各種特征的基因,已經有了很深的認識。
兩者都是通過一定的手段來乾預小麥/魚的特征,隻不過一個是帶點運氣,另一個則快準狠,精準拿捏。
【孟德爾並沒有就此罷休,他接著把這些子一代的種子種下去,結果發現長成的子二代的豌豆有高莖的,也有矮莖的】
【同時豌豆花在花還沒有展開的時候就已經完成了授粉,這就是閉花授粉,所以自然狀態下豌豆都是純種的】
也就是自此開始,人們知道了各種形狀是受遺傳因子控製而表現的,也明白了遺傳因子作用的一些基本規律,為後來的基因學問奠定了基礎。
【孟德爾將純種黃色圓粒豌豆和純種綠色皺粒豌豆進行了雜交,結果無論如何紫一代的豌豆都是黃色圓粒的】
如果按這個第一定律推測,那麼子一代和兩種純種的豌豆雜交,或者自交呢,會表現出什麼特征來?
【其次豌豆的相對性狀比較穩定,而且很容易區分出來,比如植株是高莖還是矮莖,種子是黃色還是綠色,種子皮是光滑還是皺縮等等,這就便於觀察和分析實驗的結果了】
此時再凝視自己推理的,朱元璋恍然大悟,因為dd自交,產生了dd&nbp;dd&nbp;dd&nbp;dd四種結果,隻有dd是矮莖的,這就解釋了為什麼顯隱形狀遵循3:1這個比值。
【孟德爾在修道院種植豌豆時,開始了對遺傳規律的探索】
【這就是遺傳學第二定律,也叫基因自由組合定律,它解釋了不同基因的獨立分配是自然界生物發生變異的重要來源之一】
【孟德爾覺得很驚訝,於是他又做了一個實驗,他把矮莖豌豆的雄蕊去掉,再把高莖豌豆的花粉傳授到矮莖豌豆的柱頭上,把這樣的種子種下去長出來的還是高莖豌豆】
而這東西一旦學會了,生活中也有用處的。
【如果單獨分析對應的相對性狀,黃色和綠色,圓力和皺力的比值都接近3:1,遵循分離定律】
“看來咱也有做學問的天分。”朱元璋有些沾沾自喜,這也不難嘛。
從觀察現象,到總結現象,提出理論,到實驗驗證。
【最後豌豆一次能產生許多後代,這樣人們很容易收集到大量有用的數據進行分析】
其中差距太大了
雜交小麥、水稻是幾十年前的技術而已,而今的後世,雖然從中了解、學到了很多很多的學問,但如今依舊看不透摸不準。
“不知道這有沒有第三定律”房玄齡等人眼見視頻已重新播放,都感覺意猶未儘這和此前恐懼的心態並不矛盾。
朱元璋愣了一下,他隻算到了子一代自交後,有高矮莖和黃色綠色的豌豆,隻是沒想到竟然還遵循這麼一條規定。
【他用人工控製的傳粉雜交,研究相對性狀的遺傳】
洪武年間,金陵城。
【還有豌豆表皮光滑和褶皺,子一代的種子種下去,長出來的豌豆的表皮都是光滑的】
好奇心誰都有況且還是這種神秘無比的學問,其中深刻揭示了地球生命的秘密,出去喝酒打p的時候都有得吹不是。
這遺傳學一二定律,將前人未曾注意過的現象總結,梳理出了一條脈絡。
【這就是大名鼎鼎的遺傳學第一定律,也叫基因分離定律控製在生物體形成配子時,決定同一性狀的成對遺傳因子會彼此分離,隨機地組合配對,下一代的形狀表達則由組合後的配對遺傳因子(基因)決定】
沿著這條脈絡,一切都變得有跡可循了,這才是其價值體現的地方。
【那孟德爾是怎麼進行豌豆雜交實驗的?】
【為什麼他選擇豌豆做實驗品種呢,很簡單,因為豌豆是一種典型的自花傳粉、閉花授粉的植物】
【簡單來講,豌豆花是兩性花,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雌雄同蕊,雄蕊的作用是產生花粉,雌蕊的作用是接受花粉並發育形成種子,兩性花的特點就是它可以自己傳粉給自己,這就是自花傳粉】
【用類似的方法,孟德爾又針對豌豆的另外幾對相對性狀進行了研究,結果都是相似的】
“生活處處皆學問呐。”龐統從沒見過這種豌豆,對其稱的上是毫無了解,但從天幕提到的自花授粉,那想必還有異花授粉,有兩性花,肯定就對應了一性花等。
他繼續讓子一代自交產生的子二代中,除了有黃色圓粒和綠色皺粒外,甚至還出現了親本所沒有的綠色圓粒和黃色皺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