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過往與婚姻風俗!
歆文的考試沒有華江考試重要,居然接受九年義務教育,中學一定要接納他們,永遠不能投反對票,在接納的同時,還想招收好學生,學習優秀能增加學校名氣。
升學也是相互選擇,他們生活在農村,有些家庭生活條件很好,想送孩子去好學校,送到縣城或者市裡,接受更好教育,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名牌大學畢業好找工作,有很多好工作等著他們。從此開始分流。
歆文班上有一名三好學生,他父親想送他去市裡上學,老師找家長談話很多次,家訪很多次,想讓這位家長改變主意,老師話永遠是建議,家長不聽勸,最後隨著家長意願往前走,沒有接納老師建議。
這名同學叫磊磊,其實,他根本不想去市裡念書,離開家鄉去市裡念書需要住校,年齡小會想家,年齡小沒有反駁權利,家長也不會尊敬他的意見,磊磊隻能聽從。
歆文和磊磊成績有差距,可是兩人關係很好,歆文經常抄磊磊作業,時間久了,兩人無話不談、無話不說,歆文說“其實我挺羨慕你,簡簡單單脫離父母手掌。”
走在河邊,有很多大人在釣魚,一個很小的坑,能有多少大魚,能容下多少大魚,能有幾個人釣到大魚。河邊有一個魚塘,每一次下完雨,有一部分魚都會飛走,下完雨變成流動水,大水過濾一遍,運氣好能釣到大魚,運氣不好一直喂魚。
運氣聽天命,命和命沒有可比性,有些人喂一天魚,有些人幾分鐘大魚上鉤,其實羨慕沒有用,這就是事實。回來路上歆文看到一位大爺在放羊,歆文說“如果有選擇機會,我願意離開老家,去往市裡上學。”
磊磊看著羊群說“你看到羊了嗎?有時候我覺著自己不如動物,它們生命周期很短,還沒有看到不如意生活,也許已經上飯桌了。”
歆文說“你在羨慕他們同時,也許它們也在羨慕你,隻是自己沒有感受到,生在福中不知福。”
活著是貪婪嗎?發現生活不如意,相仿設法逃避,發現生活很愉快的時候,生活津津有味,希望過著慢一點,給自己足夠時間細品。
昨天他們玩很嗨,第二天,歆文在上課的時候睡著了。這位數學老師看他不順眼,隻要不說話、不影響其他學習,裝沒有看到。
班主任不能不管,她眼睛裡容不下一粒沙子,班主任沒有顧忌數學老師感受,她對著歆文說“你看看其他同學,他們都認真學習,火燒眉毛了,等燒完眼睛晚了。”
這時候數學老師想溜走,看著歆文被罵,他拿著水杯去打水。幾分鐘之後,可能是班主任喊累了,讓歆文回教室上課,數學老師回來說“朽木不可雕,少生點氣,少上火。”
這位班主任上任不久,一共帶兩個班級,歆文所作所為看不順眼。這次歆文沒有罰站,坐著上課,同學感到意外,他也感到意外,也許班主任忘了。
畢業年級考試早,歆文母親給華江煮雞蛋,他們家裡養雞,殺一隻雞吃肉,儘最大能力考好成績。
有這種想法的家長有很多,為了陪孩子考試,有些家長選擇請假,隻為第一時間知道考慮情況和結果,有些家長和其他家長聊天,好讓時間過得快一些。
每一位家長都想陪著孩子考試,孩子從教室出來看到第一人父母,今天經曆人生轉接點,拿出最好心態考試,希望考一個好成績,夢想成真。
讓他們不知道的是,孩子考試完畢,最不想看到的人是父母,如果考不好,不知道如何交差,考好要支付學費,兩個大難題擺在他們麵前。
華江去考高中,歆文馬上考初中,班主任在講台上說“還有一個星期上戰場,每一個學校都有快慢班級,按照你的成績分班級,決定你的一生。有一些同學很幸運,和周圍同學分流,去往市裡、大城市接受高等教育,希望大家長大回報社會,不要忘記養育之恩。”
磊磊是老師嘴中一位,家庭條件好,學習優秀,為什麼不選擇好學校,沒有能力、沒有資本,隻能隨波逐流,有能力、有資本,一定不能苦孩子,更不能苦教育。
有人說,今天老師說的不對,不可能一場考試定終身,是金子在哪裡都會發光,石頭隻能蓋房子,永遠變不成鑽石。
華江母親在學校門口觀望,每一名學生考試完,情不自禁往教學樓下看,麵前學校圍牆像城牆,與世隔絕,鐵欄杆像鐵網。學生拿著考試物品,慢悠悠走到父母麵前,父母第一句話是“考的怎麼樣,題目難嗎?”
沒有聽到有人問累不累,也沒有聽到“儘力就好”類似話語。不同的話語,孩子感受不同,家長問法不同,得到答案不同,大多數孩子失落回家,害怕沒有考好,害怕沒有發揮好,不知道如何交代。
極少數學生高興回家,破罐子破摔是一類,走走形式混畢業證,沒心沒肝。另外一類是學習好的同學,他們信心滿滿,一定能考好成績,在他們身上不純在意外兩字。
平時華江考試成績不理想,中考好不到哪去,考試一共三天,明天還要考試,華江回到家看書,臨陣磨槍不快也光,儘力就好,不要太看重結果。這種勸人話語隻能說給他人,自己終身無法消化。
歆文感覺不到火燒眉毛,老師已經不在布置作業了,以前作業很重,每天需要寫兩三個小時,現在自由了,迎接他的還有兩個月(暑假)。
考試結束之後,學校立刻發畢業證,初中畢業證沒有含金量,隻能證明曾經接受完九年義務教育,在華江看來,這是一個垃圾學校,在混三年沒有意義,浪費青春,浪費時間,不如早做打算。
他的學業已經完成,歆文麵臨著考初中,老師領著他們去考試,監考老師是本校老師,他們都不認識,這些老師像社會人,不敢抄試卷,認認真真考試。
還有一類人,磊磊他們轉學了,父母開車來到市裡,去往理想中學考試,儘可能考一個好成績。磊磊這類人很痛苦,不認識監考老師,不認識周圍同學,如果遇到不會做的題目,想抄不敢抄,不知道他們學習如何,答案也許是猜的,這種答案沒有意義。
考試鈴聲響起,放下手裡物品,準備考試,家長站在校門口等著,本校老師歎一口氣,送走一屆,迎接下一屆。
有些老師都知道,考試沒有用,一百分和零分都要招收,走走形式算了,讓學生有點擔心算了,讓父母擔心一下即可。
華江畢業了,他的同學郭龍考上高中,也是從這一天開始,他們分道揚鑣,走在曾經魚塘,有幾人在釣魚,郭龍說“以後的路你想好了嗎?”
華江搖搖頭,郭龍意思很簡單,麵子不值錢,不如複讀一年,也是從這一時刻,他開始徘徊,父母沒有管他,隻要他選擇複讀,可以立刻複讀,可是他不表態,等待他的是社會。看到大家沒有釣到大魚,小魚苗有幾條,華江說“算了,事情已成定局,複讀不適合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