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九章:東進_犁漢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玄幻魔法 > 犁漢 > 第七百三十九章:東進

第七百三十九章:東進(1 / 2)

如何看待一個人?

不是看他在公堂上如何大義凜然,壯懷激烈,也不是看他念幾句詩,歌以詠誌。真要能看清一個人的方式隻有時間和私室。

時間能熨平外表的褶皺,隻留下一個人最本質的東西。而這種本質又早早的在這個人處私室的時候,無數次浮現在他的內心中。

劉備就是如此。

少時鮮衣怒馬,壯時國破家亡,他扮演過很多身份,但隻有他明白,自己依然還是那個少年,那個繁茂如亭蓋一樣的大桑樹下立誌端坐的少年。

此時的劉備已經明顯感受到了不對勁。

趙雲之軍的行為給他帶去了深深的不安。敵軍明顯是要將他和郭汜兩軍調動吸引到新安城下。

而郭汜那邊送來的軍報也驗證了這一猜想。

此前郭汜所部出鐵門戍,一路追擊可謂春風得意。可等到了新安城下後,連連碰壁,甚至自己所在的大營都被趙雲給夜劫了,以至於狼狽向自己求援。

如此不確定的環境,再加上劉備此前已經無數次勸諫過郭汜了,但其人猶自不聽,一意孤行。

所以此時的劉備完全有足夠的理由拒絕郭汜,本來他們二人之間就是平級沒有從屬關係,劉備就是不管不顧,董卓那邊也不會拿這事做文章。

但劉備在私室內想了很久,最後出來時,他和長史韋縝說的第一句就是:

“備十日糧,發兵新安。”

然後劉備說的第二句話就是:

“將幕中的佐吏們都喊過來吧,大家再議一議出兵的細節。”

最後劉備說了第三句話:

“此發新安,風險尤大,長史就不要去了,為我把守鐵門戍,作我軍後路。”

三句話說完,劉備再無一言。

而作為僅次於劉備的軍中二號人物,韋縝什麼事不知道?所以此刻聽到劉備依舊要冒著風險去新安前線,他到底是歎了口氣,然後下去準備了。

在和韋縝通過氣後,劉備就儼然端坐在席麵上等待眾佐吏軍將們的到來。

很快,征北幕府的十餘名重要幕僚、佐吏就先後來了,大家都神色凝重,顯然已經從韋縝那裡得知了劉備的心意。

劉備的征北幕府並不是一個空架子,它大體可以分為三類人,分彆是關隴士、元從士以及寒士派。

而在這十餘名幕僚中,走在最前的一個容貌不揚,身形矮小的士子正是寒士派的代表陳寶。

什麼是寒士?其實就是地方實力派卻無天下的影響。

而出自巴西郡土著的陳寶就是這樣的寒士。因為天師道和劉備的關係,在劉備的軍中和幕府,巴人群體都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巴山這地方乃是當年巴人所居住的丘陵地區,但雖為一郡,實際上因為地緣分割的原因,常被分為東、中、西三個地區,也就是三巴之由來。

所以這也是為何巴人在劉備幕府中占比不小卻沒能形成所謂的巴人派的原因,無他就是彼此之間無法認同。

就簡單說,巴郡大部分地區都是雜胡遍地,不僅有漢族,還有濮族、賨族、苴族、共族、奴族、獽族、夷族、蜑族這些族群,這些人共同生活在條件艱苦的山區丘陵,其生活的競爭狀態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這裡也自古是出精兵悍將的地區,自古就有“巴有將、蜀有相”的傳統。如當年高祖出漢中而立漢業,其中巴人板楯就為他的先鋒部隊。

可在三巴中,偏偏就巴西這個地方不同,這地方不僅出將,更出文化人才,可謂鐘靈毓秀之地。

而這位陳寶就是出自巴西,更是其地四大家族之首的陳氏。

但陳寶就是有這樣的背景,在關西士人眼中也不過是偏鄙地方出的人物,雖然這個家族也出過一類禦史,但和那些世出二千石的豪門比起來不是寒酸是什麼?

而陳寶也明白這點,也向來以寒士自居,加上其人知書,通春秋左氏傳,好直言,自然而然成了一派頭麵。

但也正因為陳寶這人是巴西地方出身,眼見見識都要缺失不少,又過分死讀經書,所以為人難免迂腐。

不過這還不是他最大的缺點,他最大的缺點就是出在“好直言”上了。

他不知道多少次犯顏直諫劉備,讓他有為臣之道,恪為臣之禮,即便劉備所作所為並無偏頗,甚至還過分忠誠了些,其人還是那套東西。

美名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其實陳寶這話沒錯,但錯在他不知道自己什麼身份?他既不是劉備舊人出身,又沒有高貴門第做依靠,甚至連名聲都不顯,他這樣的做派,劉備不惱,那些關隴豪門們不惱?

兄弟,你占了弟兄們的路了。

所以陳寶在幕府中屢次被同儕排斥,除了身邊圍繞幾名同樣造嫌的寒士,大夥都遠離他。

可陳寶並不在乎,更將自己當成了孤臣,對劉備依舊不改其教誨之色。

不過也是奇,劉備還真的就聽進去了。

此刻,陳寶一進來,就對劉備刻板行禮:

“主公,救友軍於難,是為義;顧公室大局,是為忠;此忠此義下,下僚不知何軍不可破,何賊不可滅。”

陳寶的話讓早已入幕等候的吳懿忍不住撇嘴,暗罵其人迂腐:

“這類人就是少上戰場,不識得刀兵厲害。光講忠義就能滅賊了?那當年黃巾蛾賊豈不是早就被念死了?”

這邊的吳懿是這個意思,上首的劉備豈能不知道這話的荒唐?

但劉備卻非常認同的對陳寶道:

“陳君此言大善。備當年懵懂熬命沙場的時候,也曾對此言不屑一顧,甚至念之為讀書人的迂腐。但隨著備走南闖北,年歲也漸長了,經曆的事多了,回過頭再看這句話才發現這是金玉良言啊。”

見在場有些軍將不以為然,劉備感歎了句就說了這樣一個事:

“昔我在河北,隨盧師討黃巾。彼時我軍虎賁六甲,何等驍銳?而那些黃巾軍有什麼?伐木為兵,但結果呢?文士是隻顧一己私利不顧公門,武將是以鄰為壑,友軍有難,不動如山,都想撿軍功。以至於大軍遷延河北,不能速平黃巾。不然何至於天下如此?”

說到這裡,劉備是真的深有感悟,歎息的說了這樣一句話:

“向使文官能忠於公室,武官能秉持大義,這天下就不亂了。”

劉備的一番話正是他的肺腑之言,他為何從益州回來後要向劉協建議推行改革?正是因為他認為天下的弊端就是出在了這裡。

為何關東、關西屢屢發生政變?為何野心家接連上台?在劉備看來就是此世已經處在了道德末世,那些代表著天下智力道德的世家子弟們已經不再恪守儒家的理想。



最新小说: 雙世長思 逆天改命:魔尊狂妃的修真之路 真實遊戲玩家 蟬通禪 獸世:好孕貓貓被大佬們哐哐寵 網遊:我有百倍反傷 驃騎大將軍 長生之從八段錦開始肝經驗 修仙:從吃桃子開始 架空:開局成為廢物王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