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法!
洛都,朝堂之上。
年過六旬的李皕穿著下田耕作時的麻布,雙腳裹著草鞋,虎背熊腰的踏進大殿內。
群臣對之紛紛為之側目,打量著這個古怪的老頭。
“衣冠不整者,禁止入殿!”
禮部一員官吏看不下去,出聲嗬斥道。
李皕瞪了一眼這名官吏,眼睛如鷹隼,鋒利中透著凶光,嚇得這名官吏趕緊一縮脖子。
王秦擺手道“不礙事,李皕還不是朝廷官員,穿著自當隨意。”
“草民見過陛下。”
李皕聲音洪亮的拜道。
“起身吧。”
王秦笑道。
“謝陛下。”
李皕答道,他抬起頭,對視王秦,臉色紅潤,眼睛有神,若不是知道年齡,王秦還以為這是個正值壯年的男子,一點也不似六旬的老者。
“陳尋辭官前,向朕力薦先生,說是平定草原,穩固邊疆,非先生不可,不知先生可有計教朕。”
王秦笑著問道。
李皕道“草原之患,由來已久,曆朝曆代為了打擊草原的部落,損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效果都不是很顯著,中原王朝國力鼎盛時,還可以震懾各部,使其不敢輕舉妄動,可一旦中原王朝衰弱,就是他們肆無忌憚的時候。”
“為了對付草原各部,中原王朝最常用的無非就是和親,或者武力征伐,一直到虞朝時,我中原王朝的武力達到了一個鼎盛時期,直接征服了各部,將他們納入我中原王朝的治下。”
“但虞朝瓦解時,各部又爭相脫離中原王朝的統治,尋求自立,想要徹底根治草原之患,草民並沒有好的建議。”
“唯有武力征伐,擊垮鐵木部,然後實施王化。”
說完,李皕看向王秦,等王秦答複。
王秦沉思不語。
馬踐出列道“武力征伐所需要錢糧之巨,非同小可,如今剛打完關中,國庫空虛,沒有年的時間,我們根本籌措不了足夠多的錢糧來打仗。”
馬踐代表內閣,等於直接否決了李皕要以武力征伐鐵木部的想法。
李皕道“鐵木部隻是剛剛做大,立足不穩,若是過個年再征伐,隻怕到時候已經難以撼動。”
“據我推斷,即使我們不先下手為強,等到了年底,鐵木部也會南下打穀子,順便試探我們的態度。”
“我們若是示之以弱,隻會讓鐵木部得寸進尺,越發囂張。”
王秦歎道“去年剛打了一場惡戰,國庫空虛,民生困苦,還使南方出現了暴動,朕不敢輕開戰端,但若是鐵木部敢南下侵犯,朕必十倍奉還之!”
王秦最後的一句話,擲地有聲,大殿內,群臣皆為之一震。
“李皕,朕的北境,需要一位大將軍,替朕戍衛邊疆,你可願意?”
王秦問道。
李皕答道“陛下所托,草民自當竭儘全力,誓死保衛北境!”
“很好。”
王秦點頭讚許,“封李皕,為大將軍,戍衛北境,北境各重鎮皆當聽命於李皕。”
“草民領旨。”
李皕再拜。
散朝後,內閣諸臣,以及兵部的一些官員,都嚷嚷著要見王秦。
皇帝直接升用了一個亡趙的舊將,而且還授予他節製北境各鎮的軍事大權,這是何等的不可思議。
消息一旦擴散,勢必有很多將領不服。
北境各鎮的將領肯定會陽奉陰違,不給李皕好臉色看。
他們替皇帝,替大漢征戰十餘年,才摸爬滾打到今日的地位,憑什麼讓一個亡趙的老頭來統領他們?
倘若軍隊心生異變,北境則會動蕩,繼而影響國家穩定。
內閣和兵部向皇帝諫言,要皇帝收回成命。
宦官向王秦道“陛下,大臣們都在上奏,吵著要見您。”
“他們的來意朕清楚,讓他們都回去吧。”
王秦道。
宦官退下,王秦對一旁的李皕道“大家都在反對朕,質疑你,希望老將軍不要讓朕失望。”
李皕抱拳道“老夫一生的夢想就是能蕩平草原各部,替中原開拓疆域,請陛下放心,老夫不會讓陛下失望。”
“雖說暫時不對鐵木部動兵,但也不可任由蒙烈做大,你去了北境,可有何計策遏製鐵木部?”
王秦問道。
李皕答道“在東北極寒之地,有一個部落,名為契真,他們早年生活在草原上,但是被成雲部驅逐,一直追趕到了極寒雪地,老夫曾去過哪裡,契真部隻有幾萬人,但是驍勇善戰,不亞於草原任何一部,老夫打算邀請他們返回草原,用來對抗鐵木部。”
“驅虎吞狼?”
王秦若有所思的點點頭,又擔憂道“隻怕驅虎不成,反而讓狼群成勢。”
“老夫有信心駕馭契真,況且即使我們不邀請,契真離開極寒之地,也是早晚的事情,畢竟哪裡太苦了,當年他們的首領就曾告訴我,他死了之後,契真就會重返草原。”
李皕道。
“死了之後?”
王秦不解道。
“他當時已經七十多歲了,老邁不堪,根本無力率領契真重返草原,與各部爭雄,所以,隻能是他死後,由年富力強的野心者來做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