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神話:我乃世間最後一位真仙正文卷第一百六十九章彌勒佛化身柳溪城位於峨眉山山腳下三四十裡處。
這座城池因靠近道佛兩教聖地峨眉山,故而城中之人多供奉道佛神聖。
諸如老君化身廣成子、天真皇人、陳雲的師兄呂洞賓、普賢菩薩等;再則,峨眉山有許多道觀、佛寺,羽士與僧人經常前往城中傳道受業解惑,或是懸壺濟世,宗教氛圍尤為的濃烈。
然而就是這麼一座距離道佛兩教聖地的城池,此刻卻變得猶如地獄。
千米高空中,黑壓壓的烏雲遮掩住太陽光輝,幾乎是漫天密布,狂濤怒卷。
黑雲滾滾,似乎隨時可能塌陷下來,令人觸目驚心。
更讓人感到絕望的事情是,城池四周有無數細細密密的黑色光線,好似曲線一樣直衝雲霄,與天空中的烏雲緊密相連。
遙遙望去,宛若天河斷裂,鋪滾而下,一個巨大漆黑的罩子似的,把柳溪城自上而下,籠罩了個結實。
身處“大黑罩子”裡麵的人,不僅感覺到漆黑濃密,不見天光,熱氣騰騰,而且還不時陰風陣陣,鬼哭狼嚎。
恐怖的場景,如同世界末日。
城中二十萬百姓全都絕望到了極點。
城東,一周姓大戶人家。
周紳士一家十八口,外加二三十號奴仆,全都惶惶不安聚在大廳。
“七天了!”
“今天已經是第七天了!”
“那個陳樸再不出現,那妖魔真的會屠城的啊!”
“嗚嗚,我不想死。”
一些女眷哭成了一團。
彆說膽子較小的女眷,饒是曾經走南闖北、見多識廣的周紳士,此刻望著門外邊一縷縷黑氣遊蕩都露出絕望之色。
他怎麼都沒有想到,柳溪城一向太太平平的,七日前竟然來了一魔頭,什麼話都沒說,上來就布置一邪門的大陣,將整個柳溪城籠罩住,並且還每日對著峨眉山大吼大叫,言那什麼“陳樸”七日之內不現身,其就要屠儘柳溪城二十萬之眾。
當時城中老百姓根本沒放在心上。
畢竟柳溪城臨近峨眉山,山中又有許多道觀、佛寺。
那些“活神仙”個個仙法或佛法驚人,對付區區魔頭不手到擒來?
也確實,當日峨眉山就飛來許多道士、僧人,先是嗬斥魔頭,而後因為魔頭不為所動,那些道士、僧人連番上陣。
然後……
嗯,沒有然後了。
那些道士、僧人輕則被魔頭打的狂噴鮮血狼狽而逃,重則一頭從天上栽倒落下,至今生死不知。
雖然那魔頭從未當著任何人的麵真正意義上殺人,但是城中百姓都認為,那些從天上栽倒落地的道士、僧人,被魔頭吃了。
周紳士坐在大椅上,臉上儘可能保持住平靜,可是抓在椅子扶手上顫抖的手背出賣了內心。
他朝著一長相貌美的女子望去,“瑤兒,杜仙師就在蜀地,他趕來了嗎?”
被喚作瑤兒的十五六歲女子倒是顯得波瀾不驚,恭敬地回答道:“恩師還未趕來,然此地動靜甚是轟動,他若聞之,定然前來。”
說到這裡,瑤兒嬌豔欲滴的臉龐上露出恨恨神色,“隻可惜女兒修道不久,未曾得到恩師真傳,否則定斬妖魔!”
周紳士壓根沒接女兒後半句話,隻是一臉慶幸道:“杜仙師肯趕來,那我柳溪城無憂也。”
“是啊,杜仙師可是如今人間道門領袖。”
“他還在宮廷任職,定然能斬那可惡的妖魔。”
“聽聞杜仙師乃上清派茅山宗第七代宗師應夷節的徒弟,為司馬承禎仙人的五傳弟子,擁有驚天地泣鬼神大法,他如今正好在我蜀地,柳溪城定會安然無恙。”
女眷們聽到“杜仙師”三個字,連哭泣都止住了。
剩下的一幫人亦精神振奮。
好似杜仙師還未出現便已擊退妖魔。
大家之所以如此,完全是因為知道“杜仙師”厲害。
杜仙師真名喚作杜光庭,字聖賓,號東瀛子。
其早年學儒,後棄儒從道,拜茅山宗宗師應夷節為師。
之後在天台上修道之時,唐僖宗聞杜光庭鼎鼎大名,召入宮廷,賜以紫袍,充麟德殿文章應製,為內供奉。
因黃巢之亂,杜光庭隨唐僖宗入蜀,見唐祚衰微,便留蜀不返。
杜光庭致力在凡間推廣道教,在世俗道教擁有很大的威望,如今被尊為世俗道門領袖。
當然,其能有這麼大威望,不僅僅是因為擔任宮廷供奉及推廣道教。
杜光庭修為極為高深,彆說在紅塵俗世之中,即便在修道界也算頂層,他可是上等法師。
陳雲接觸的鐘離權、呂洞賓、謝自然等人全都是神聖,王老誌、鄭文叔是教主級彆或真人,哪怕蔡如金與王仔昔亦為高功法師與上等法師。
由此可見,上等法師看上去好像不值一提。
實則非也。
能修煉到上等法師無不是萬裡挑一。
修道界也不怎麼多見,更何況這裡是世俗界。
可以這麼說,上等法師在世俗給凡人的感覺,與神聖幾乎沒有差彆,都是擁有著呼風喚雨、排山倒海之大能。
如今聽到名震天下的高道杜光庭可能會前來降妖伏魔,周家上上下下當然覺得此番穩操勝券了。
與周家振奮不已不同。
柳溪城二十萬百姓並不知道杜光庭可能會來,一個個全都絕望到了極點,祈求神聖降臨救救他們。
“廣成子仙人,我全家都信奉於你,如今我柳溪城危在旦夕,望你能下凡除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