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官宦世家,首先自然是要人丁興旺。
呂夷簡家族除了幾個堂兄弟以外,光他自己就有五子一女,總共六個子嗣。
王曾家族也有不少人,根據富弼所撰《王文正公行狀》記載,王曾有四男三女,總共七個兒女。
但跟晏殊比起來,就是小巫見大巫。
晏殊這廝截止到目前為止有十個子女,兒子六個,女兒四個,而且未來還會生幾個,根據《晏氏族譜》記載,總共是九子六女十五人。
這還不算什麼,他的孫子輩更多,目前就有二十多個,光他次子晏承裕就生了六個。
所以晏殊家族才是個真正人丁興旺的家族,子嗣昌盛。其中又以第七子晏幾道最出名,現在已經懷上,要到明年才會出生。
作為晏家大家長,晏殊自然也希望子嗣能夠門蔭入仕,享受榮華富貴,因此曆史上他雖然沒有反對範仲淹改革,但卻也沒有支持好友,而是選擇明哲保身而保持沉默,算是中立派。
現在大家都在為自己的家族爭取利益,晏殊近水樓台先得月,眼下儼然已經成為了趙駿最親近的人,那自然是舉賢不避親,也要開始為自己的子孫後代考慮考慮。
不過這麼做顯然是犯了眾怒,呂夷簡王曾等人雖然六個宰相建了三個群聊,互相不對付,但要是這六個人合起夥來,趙禎估計都得掂量掂量後果。
因此在注意到眾人的怒視之後,晏殊也就隻能賠著笑臉說剛才都是開玩笑的,然後就與大家一起商量著哪家出多少人比較合適。
最後還是趙禎拍板,他們七個人每家先出一個,呂夷簡王曾和晏殊家各多出一個,瓜分了這十個學生的名額。
至於大人的扮演者也簡單。
現在就有七個,呂夷簡王曾晏殊他們,然後就是趙禎、範仲淹加上給趙駿針灸的太醫,就有九個四到六十多歲的中老年人,以及一個青年。
村子裡有那麼一兩個青壯留著也很合理,要是還不夠的話,以後再想辦法加人。
除了男性角色以外,還要加入女性角色。
青少年男女肯定不行,按照趙駿的說法,後世貧困山區年輕的少男少女,要不就十多歲早早外出輟學打工,要不就努力讀書考上縣城的學校或者讀中專技校,幾乎不可能出現在村子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