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文件,一項政令,都需要這些官員簽字才能實施。
結果就是造就了各個部門互相推諉,互相扯皮,政策推廣下去,隻要其中有任何一個人不簽字,那政策就推動不了,行政效率極其緩慢。
也就是趙駿抓了大理寺一些官員,震懾了大理寺,這些人才不敢違背,要是換了彆人,這字怕是不容易簽。
政製院那邊看了新公文也沒說什麼,就下發到了開封府和皇城司去了,罪名的製定和判決一般是由大理寺和審刑院來做,而執行之前是由開封府,但如今又加上了皇城司。
至於審刑院的事情,趙駿並沒有立即動手,而是寫在了小本本上。將來新的製度推廣後,對各種表現不好的官員要進行批評記過,發在邸報上。
新製下,以後凡是記過人員,不僅升遷緩慢,且一旦有三次記過,就是罷官處理。因此這個小本本,堪稱以後的**。
很快死刑核定的政令下達,確定從十二月份開始,就對罪大惡極的第一批人犯開始處決。
這個過程可能有很長時間。
也許到趙駿離京的時候,東京郊外的刑場還在每天送人去。
翌日,刑部改製的通知迅速發了下去,原來的刑部尚書夏竦改為保和殿大學士,因為之前的六部尚書是寄祿官,所以隻需要改一下官職就行。
但眼下刑部顯然要變成實權部門,李迪不再擔任三司鹽鐵副使,而是改為了刑部尚書,就去了差遣,隻剩下本官。
要是以前世人肯定以為李迪是被罷為閒職了,可如今隨著一份新的通知,官場炸開了鍋。
這一日,恰好又到了每月發的邸報時間。
以往邸報是由進奏院發布,這個部門簡單來說,就是朝廷的宣發機構,將朝廷發布的政令轉發給諸路,同時也把諸路呈上來的公務轉交給朝廷各部。
進奏院的總部在汴梁,各個路也有分布,相當於後世宣傳部以及各地宣傳處、宣傳局,政製院目前的指令也由他們發放。
此刻汴梁各大辦事機構,樞密院、三司鹽鐵、戶部、度支、中書省、門下省、禦史台、諫台、銀台司、通進司、發敕司、三班院、開封府、九寺六監幾十處官府府衙之中,官員們各司其職,跟往常一樣辦著差事。
隻是宋代的官員效率確實不高,諸多官員懶洋洋地上一天班磨一天工,雖然也有不少認真工作的,但至少大部分人都是慢吞吞地乾活,即便遇到事務,也都是能拖就拖,少有高效。
這就是宋代官員行政效率的現狀。
但很快隨著邸報發下去,這些官員看到最新的消息,就有些坐不住了。
因為他們萬萬沒想到真的要改製。
樞密院中,一些官員議論紛紛道:“沒想到最近風聲是真的,政製院要改製了,改為一院多部製。”
“增設了大量的新部門,而且還會遴選閒散官員,這不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嗎?”
“是倒是,可程相就不高興了,他可是計相,現在要改成什麼財政部,原來的戶部隻管人口,以後的國庫收支都由財政部管。”
“還有鹽鐵也要分開,歸入到地質部,這地質部是管全國礦產的部門,似乎跟漢代的少府很像啊。”(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