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人與自然?讓我康康
趙駿在延安府其實也沒待多久。
治理上,範仲淹和龐籍都做得相當可以,他也沒什麼可以挑剔的地方。
軍事上,一戰大敗李元昊,打得對方喊爸爸。
經濟上,雖然取消了與西夏的互市,但與青塘角廝羅那邊卻關係親密,貿易往來更加頻繁。
並且在與西夏的對抗當中,角廝羅那邊也出了不少力氣,領兵一萬餘人,威脅西夏的西涼府,牽製了一部分李元昊的兵力。
這也算是在外交上取得的成功。
所以有範仲淹、龐籍、王堯臣、文彥博等人在,陝西路這邊還是呈現出一片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境地。
優勢在我。
之後到趙駿順黃河南下,準備前往山西考察。
這樣再去一趟河北,從山東回汴梁,基本上大宋就跑了一個遍,預計到明年年初,整個過程是三年時間,完成調研大宋上下階級結構的工作。
與此同時,李元昊上書請降的信件也送到了汴梁,今日早朝朝議,群臣商議了一下這個情況。
有很多官員都認為,李元昊既然已經決定投降歸順,那麼西北那邊的戰事就算是平定了,應該減少那邊的軍費開支,立即把派出去的禁軍全都調回來。
禁軍在外有兩點讓百官擔憂,一是現在西北的邊軍消耗太大了,目前國庫倒是還算充盈,沒有被西北的戰事給掏空。
但打仗就是花錢,曆史上一個宋夏戰爭打了四五年,把仁宗朝前期的積蓄幾乎打光,財政赤字高居不下,汴梁的糧價從最初景的兩三百文一石,一度打到慶曆年間七八百,近千文一石。
眼下一來趙駿幫趙禎搞了不少錢,二來通過售賣國有資產累積了不少財產,三來還有越來越多存款的交子鋪幫忙兜底。即便再打四五年,情況也不會像曆史上那麼糟糕。
可不管怎麼樣,看著每天花錢如流水的國庫,百官們還是有些怕。畢竟手中有錢有糧,心裡肯定不慌。現在這麼多錢糧揮灑出去,自然讓他們感到肉疼。
二是眼下西北軍的數量實在是太多了。
最早時期,邊軍就有約三十萬眾,刨除掉吃空餉,至少也有二十萬。後來範仲淹與王德用帶了兩萬人過去,最近兩年,又陸陸續續調去了八萬,明麵上在冊的邊軍就已經四十二萬。
那麼多軍隊在西北,而且又全都歸範仲淹一個人統籌調動,哪怕他是個文官,對於兵權集中在一個人手裡的恐懼,還是讓文官集團們感到不安。
事實上這三年已經發生了太多讓龐大的文官集團感到不安的事情。
首先是官員權力高度集中。
政製院成立之後,改革官製,導致原本混亂的官場秩序統一,權力高度集中在政製院,或者說趙駿呂夷簡他們幾個人手裡,比以前的宰相權力大得太多。
百官們對宰相都敵意很大,更彆說現在政製院堪比古之丞相,擁有全國範圍的治理權,以及對所有官員的生殺大權。
所以不少官員對政製院頗有微詞,那些禦史和諫官沒事就向皇帝提出取消政製院製度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