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宋,無法無天正文卷第二百三十七章人心經不起試探康定元年一月下旬,在經過十多天的來回通信後,朝廷的強硬回應以及對遼國的和談要求就送到了範仲淹的桌案上。
看著趙駿給他措辭嚴厲,甚至略帶一絲批判口吻的回信,老範苦笑了一聲。
其實他隱約能夠猜到這個結果。
隻是對於他來說,立場反而跟呂夷簡他們一樣,並不站在趙駿那一邊。
畢竟花點小錢能夠換取未來長時間的和平,是他能夠認可的事情,就好像他曆史上也沒有反對給西夏歲幣一樣。
更何況這樣他就能對內有充足的時間從容改革,實在沒必要現在與敵人死磕。
但顯然對於趙駿這樣經曆過屈辱曆史的人來說,即便是他們認為可以權衡的事情,也萬萬不能接受。
所以老範其實是能夠預料到這一點。
因此他的回信也是力勸趙禎跟趙駿,措辭委婉,以一種商量的語氣詢問,且認為可以把增幣降到十萬,儘量不引起趙駿的反感。
可惜還是不行。
既然不行,那就隻能準備戰爭動員吧。
範仲淹心裡想著。
隨後他就把朝廷那邊給的要求迅速派人送去了析津府。
原本像這樣的大事遼國應該遣使者去汴梁跟趙禎細談,但被範仲淹給拒絕了。
一是遼宋開戰,朝廷那邊就已經下了明文通牒,把遼國視為敵對國,斷絕了一切外交渠道。
二是朝廷給了老範便宜行事的權力,是選擇繼續戰還是選擇和談,都取決於範仲淹。
範仲淹說可以談,他們才能談。
然後等進一步朝廷那邊磋商,要是朝廷那邊認可,那麼耶律宗真才能遣使去汴梁簽署條約。
如今他自己南下入侵大宋,破壞了宋遼幾十年友誼,加上趙駿那邊給了很難讓人答應的條件,自然也怪不得旁人。
那就打吧。
不管遼國那邊是接受趙駿的戰略回擊,還是不接受,老範都必須做好隨時可能開戰的準備。
唯一的好消息是老範有充足的準備時間。
此番遼國大敗,前線軍隊軍心士氣跌落到穀底,幾乎沒有再卷土重來的可能。
要是耶律宗真打算孤注一擲,魚死網破,召集五十萬大軍南下。
先不說正開春之際,草原上不管是契丹族還是蒙兀族都要放羊養膘的季節,同時也是東北漁獵民族要破冰抓魚,春暖打獵的時候,他不一定能號召到那麼多人手。
單說即便能征到,從草原和東三省趕來,估計也得半年過去了,而且還得準備糧草,戰爭動員最少都得花一年。
這一年時間,足夠範仲淹把涿州經營得如鐵桶一樣。
到時候決一死戰便是。
於是抱著這樣的決心,範仲淹便派人前去通知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