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寒望著有些拘謹的郭汝槐,輕輕拍了拍他的手臂。
"你是個清廉的官員,家中的婦孺都對你讚譽有加,這點物資對你來說不算什麼。"
"我們雖是監察使,但不能拘泥於條框。"
"畢竟,人是要吃飯的,一頓不吃,肚子可就叫喚了,身體可是革命的資本,明白嗎?"
陳寒的話語讓旁人聽得雲裡霧裡,卻又覺得頗有道理。
郭汝槐顯得有些局促,臉色時紅時白,不知所措。
陳寒接著說:"好吧,你繼續巡邏,我們得上朝了。"
郭汝槐回答:"大人,這次屬下也被召入朝中。"
陳寒略感驚訝,以往他這個輕捷監察使是無資格參與朝會的。
他沒有多言,立刻提議:"好,一起坐我的馬車吧,人多熱鬨。"
郭汝槐有些尷尬,但拗不過陳寒,隻好上了他的馬車,一同向皇宮進發。
路上,陳寒與郭汝槐談論了當前的官場狀況,還分享了自己的雄心壯誌,言語間充滿自豪。
他不止一次地拍著郭汝槐的肩膀,保證隻要並肩作戰,定能有所作為。
郭汝槐始終麵帶一絲困擾,顯得有些為難。
陳寒以為他是不習慣乘坐如此奢華的馬車,便沒再追問。
抵達皇宮,下車時正好碰見左都禦史詹徽和他的僚屬也從馬車上下來。
雙方對視,立場分明的他們互不相讓,臉色都不好看。
詹徽見到郭汝槐從陳寒的馬車上下來,臉上掠過一絲幸災樂禍,不知道他今天心情如何。
詹徽和他的文官隊伍離開後,藍玉冷哼一聲:"這老家夥,笑什麼呢?"
陳寒不以為意,領著郭汝槐步入朝會。
奉天殿的廣場上,朱元璋端坐於龍椅之上。
看著文官隊伍前列的陳寒,他的眼神中也透出一絲微妙的幸災樂禍。
這時,太監高聲宣布:"有事早奏,無事退朝!"
郭汝槐率先站了出來。
作為小小的巡查使,他站在文官隊伍的末尾,起初並未引起注意。
一個連正七品都未達的巡查使,竟然出現在朝堂之上。
因此,當他站出來時,所有人都將目光投向了他。
郭汝槐從袖中取出一封奏章,大聲宣告:"陛下,微臣郭汝槐,巡查南城監察院,今彈劾左僉都禦史詹徽!"
當這句話在廣場上空回蕩,每個在場者都震驚得無以複加。
陳寒瞪大眼睛望著郭汝槐,難以置信。
藍玉和他在武將隊伍中的同伴也是一臉愕然。
這是怎麼回事?
剛才大家不是還談笑風生嗎?
你還感激先生出手相助你的家庭。
先生甚至拍著你的肩膀,承諾要提拔你,讓你伴隨左右,共同監督政界。
況且,朝廷上下誰不知曉陳寒以無畏著稱,敢於直麵帝王的挑戰。
你現在要彈劾他?
而且是在陳寒曆經文官多次彈劾和陷害卻屹立不倒的情況下。
你這個小小的巡城禦史,竟主動站出來提出彈劾。
這聽起來就像是天方夜譚。
藍玉、曹振和王弼的臉上,先是困惑,繼而驚訝,最後是怒火中燒。
這究竟是哪一種忘恩負義的白眼狼呢?
剛才還一同乘車而來,共話天地。
轉眼間,你就要對他發起彈劾?
陳寒同樣深感意外,沒料到會有這樣的轉折。
朱元璋接過宦官呈上的奏折,匆匆一瞥後放下,望向陳寒,然後問:“郭汝槐,你要彈劾他什麼?”
郭汝槐答道:“微臣要彈劾左遷都禦史,他在前日晉商商會中,接受了兩百六十多位商人共計一百萬貫的賄賂!”
此言一出,整個朝廷瞬間靜默如死。
詹徽等人起初帶著一絲幸災樂禍,但恐怕未料到金額竟高達百萬貫。
即便心中有所準備,此刻也被嚇得不輕。
誰能想到,陳寒膽大妄為至此,竟敢收受如此巨額的商人賄賂。
要知道洪武初期,那位如殺神般的皇帝就立下了規矩:
貪汙受賄超過二十兩銀子,便要剝皮充草。
即活生生地剝下貪官的皮,
再用稻草填充,置於官府門前,作為警示的傀儡,
讓後來者明白前任是如何喪命,
明白貪汙的結局是什麼。
在這樣嚴厲的風氣下,即便是貪心的官員也會戰戰兢兢。
然而,陳寒竟然接納了晉商商會那筆一百萬貫的賄賂。
若此案坐實,
可以說,陳寒一人貪汙的總額將超過以往所有貪汙犯的總和。
簡直是駭人聽聞。
於是郭汝槐話音剛落,立即有文官挺身而出:
“陛下,若此事屬實,陳寒所涉貪汙數額,將是我國曆史上最大的一筆。”
又有文官站出來發言:
“陛下,我朝以清明政治為根基,以嚴酷法律告誡官員,要廉潔自律。”
“陳寒承受龍恩深重,古今罕見,龍顏多次寬恕他對權威的挑釁之言。”
“未曾想他非但不感激,反而濫用職權,謀取私利!”
“一百萬貫,那是國庫十分之一的財帛。”
“如此貪婪之人,如不嚴厲處置。”
“怎能威懾朝中百官,樹立公正!”
此刻的陳寒,竟未料到郭汝槐首當其衝針對的竟是自己。
他也瞬間領悟,為何郭汝槐在途中避而不視他的目光。
顯然,對方早已策劃好,打算揭發他。
儘管他一直認為自己冒死直言是一種勇氣,
但麵對這樣的境遇,心中難免五味雜陳。
同樣,他對朱元璋先前的言論有了新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