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可能自以為這種手段用得嫻熟,便認為沒人敢站出來接手。
他心底其實是希望陳寒繼續負責此事。
儘管陳寒現在出了大錯,但他仍認為隻有陳寒能處理好這件事。
但這次,朱元璋猜錯了。
有人站了出來。
那人正是左都禦史兼吏部尚書詹徽。
“陛下,微臣願意接手此事。”
他一站出來,全場愣住了。
所有人的目光疑惑地投向詹徽。
因為陳寒出事,大家都下意識地認為是詹徽搞的鬼。
但誰也不願相信。
一個朝廷高官,竟會如此漠視百姓的生命。
那是幾十條鮮活的生命,不是幾十隻螞蟻,可以隨意舍棄。
所以儘管大家都知道他們之間的矛盾很深,但絕不會料到詹徽會為了保兒子如此瘋狂。
隻能說,事情發展到這一步,很多人都有責任。
陳寒有責任,朱元璋也有,詹徽自己也難辭其咎。
詹徽的站出來,讓朱元璋一時不知該如何回應。
詹徽自己卻先開了口:“如果陳寒不能亡羊補牢,還請陛下能治他死罪,微臣願意接手救災事宜。”
“若微臣救災不利,也請陛下治臣死罪!”
言畢,詹徽撲通一聲跪倒在地。
他那樣子,絕望至極,仿佛已將生死置之度外。
這一刻,就算他是為保兒子,也沒人能說出反駁的話。
武將們原本打算為陳寒辯護,但見陛下決心已定,他們也不便多言。
朱元璋連忙說:“愛卿言重了,此事已成定局,讓陳寒戴罪立功,命令太醫院所有醫師前往貧民區協助他防止此類事件再發。”然後他轉向武將:“藍玉!”
藍玉立刻應聲:“陛下,末將在!”
“遼東局勢危急,雖不能派兵,但需大將鎮守,你即刻動身前往遼東,五日後啟程,不可延誤!”藍玉連忙領命:“末將遵命!”
事情終究還是發生了。
陳寒剛嶄露頭角,他本想留下幫忙,但看來陛下並不想讓武將介入。
也許朱元璋顧慮到了朱允熥,不想讓藍玉牽扯過多。
他的用心可謂良苦。
“曹震也一同前往!”
曹震一怔,隻好答道:“是,陛下!”
這看似轉移了話題,但明眼人心裡有數。
連皇帝自己都不確定陳寒能否度過這次難關,所以提前讓武將撤離,以免牽連其中。
文官們頓時心生歡喜。
他們多次目睹陛下庇護陳寒,但這次嚴重的狀況讓陛下態度轉變,給了眾人希望。
看來,陳寒,這次你在這件事上是逃不過了。
太常寺卿呂本心想。
他也沒料到詹徽會為了兒子的包庇,竟如此不顧人情。
……
退朝後,呂本並未急著離開。
幾位官員也停下腳步。
“呂公,您對此事有何看法?”有人問道。
“這次動靜可不小啊!”另一官員說。
呂本也歎了口氣。
其實他也想包庇,但他堅持隻針對陳寒一人。
但這次他們的行動顯然沒考慮到百姓,甚至導致形勢惡化,似乎已到不死不休的地步。
“如果不是詹徽等人出手,我們就得自食其果了。”一位官員笑著說。
呂本無奈,他也想為外孫爭取,但絕不會用如此卑鄙的手段。
何況現在他們沒時間去管彆人。
“這個陳寒,真是四處惹麻煩,前不久還派人到我們地盤收生絲,想要對付我們!”說到這裡,不少官員憤憤不平。
“呂公,能否借一步說話?”呂本笑了,借一步說話無非就是談走私的事。
他在江南地盤上的走私行為確實給他帶來不少好處。
但現在陳寒這個他們厭惡的人,竟敢涉足江南的走私生意,這讓眾人十分不滿。
他們剛得知這個情報。
正盤算著如何對付陳寒,卻未料到展覽會那邊已經動手了。
“呂公,如果詹徽等人真能成功扳倒陳寒這小子,我們就不必親自動手了。”
“嗬嗬嗬,這就是天意難違啊!”
呂本詢問:“他們到達江南後都乾了些什麼?”
有官員回答:“他們在收購生絲!”
“生絲?”呂本疑惑:“能看出他們有何目的嗎?”
“看不出來,可能是打算自己織絲綢。”
提到這事,一位官員立刻說:“確實,我們的探子去過他們的工廠,發現他們在製作類似織布機的東西。”
有官員不屑地吐了一口:“我們的工藝可是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他以為憑些花哨的玩意就能在我們麵前超越?”
“簡直是做白日夢。”
呂本卻有些憂慮:“陳寒這人,雖然年輕,但老夫總覺得他不簡單。
我們得多留意,彆讓他收購生絲這麼順當。”
不過也有人笑道:“呂公,現在他在難民死亡事件上
陳寒沒料到朱元璋這時候會出現。
而且他身旁似乎沒帶隨從。
隻有蔣瓛在廟門口守著。
不過陳寒相信周圍的錦衣衛已經掌控了局麵。
“陛下……微臣實在太累了,就不行禮了!”陳寒笑著說道。
朱元璋站在陳寒麵前,看到他身邊居然倚著三個女子,很是不悅。
因為他有意將女兒許配給陳寒,所以對林幼薇她們三人自然沒什麼好感。
“做事可不容易啊!”朱元璋說道。
陳寒臉色一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