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潰詹徽的心理防線!
自從被帶到這個地方,他就覺得事情並不尋常。
聽見隔壁的審訊聲,尤其是陳寒和李林的對話,讓他倍感壓力。
原本以為李林在那次衝突中必死無疑,但現在他不僅活著,還能開口說話,這給詹徽帶來了巨大的威脅,讓他極度不安。
這種感覺讓他痛苦不已,甚至想立刻去隔壁確認是否真是李林。
然而,起身時,他發現門口有兩個錦衣衛守著,顯然是不許離開。
朱允熥注意到詹徽的神情,說道:“詹部堂似乎對隔壁很感興趣呢。”
官員們紛紛望向詹徽。
其實不止他,所有人都對此好奇。
這兩人在京城裡消失了這麼久,突然被抓去隔壁審問,怎能不令人驚訝?其他官員隻是猜測隔壁是不是李林和皮老二,而詹徽,多次接觸過李林,一聽聲音便確信是他,儘管虛弱,但那份固執向上、無所畏懼的氣質依然存在,讓詹徽更加焦慮。
這就是李林。
他可能真的沒在那次衝突中喪命。
難怪錦衣衛當時要帶他走,原來是為了治療。
看見詹徽麵色陰沉,朱允熥笑道:“詹部堂,各位大人,我們現在隻是來旁聽。”
“我們在這裡品茶聽審,看陳大人如何審理案件就好,彆的就不用操心了。”這話雖輕描淡寫,卻讓詹徽感到深深的壓力。
如果他堅持要去找陳寒對質,皇太孫朱允熥肯定不會袖手旁觀。
詹徽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分析情況。
如果隔壁真的是李林和皮老二,那就意味著之前的種種都是圈套。
所謂李林被皮老二刺傷,皮老二逃亡,通緝等,都可能是陳寒放出的假消息。
儘管詹徽覺得這一切太過離奇,但他不得不承認,這並非不可能。
一想到這些事情是由那個狡猾的陳寒策劃的,他就覺得一切都有可能成為現實。
尤其是看到皇太孫朱允熥竟然配合他,讓自己旁聽這場審訊,詹徽更加確信事情正如他所預料的那樣發展。
此刻,他感到背脊發涼,覺得自己被算計了。
這兩日,聽到李林和皮老二接連出事後,他已無心尋找更多對付陳寒的機會,本以為可以安坐等待結果。
也因此,陳寒得以順利行事,無人阻礙。
直到現在,他才意識到,為何陳寒這個家夥還能派林德貴去和漕運衙門談判,解決了問題。
起初,他認為這隻是陳寒走投無路,打算再次戴罪立功。
但現在看來,事實並非如此。
陳寒這家夥顯然是勝券在握,所以才能如此鎮定自若。
那兩人很可能早已在他的掌控之中,留到最後一天審問,隻是為了在他麵前炫耀。
詹徽越想,越覺得這就是真相。
他無力地坐在椅上,看著朱允熥似笑非笑的表情,終於確認自己的猜測是對的。
他心中充滿不服,卻又困惑。
不明白為何自己竭儘全力要置陳寒於死地,陳寒卻總能逢凶化吉,找到各種破綻,出其不意地掌控全局。
難道他真是天命之子?難道他的運氣真的那麼好?即使自己使儘手段,他仍有貴人相助;即使自己想儘辦法,他仍有化解之道。
老天爺為何如此偏愛他?按朱元璋的性格,陳寒當初在朝堂上那樣辱罵他,早就該被千刀萬剮,但朱元璋卻猶豫了。
難道隻是因為陳寒觸動了朱元璋的某個痛點?他承認朱允炆確實優柔寡斷,不適合做一代英明君主,但作為守成之君,他是合格的。
他們這些讀書人推動事情,並非隻為私利,而是希望給天下人一個喘息的機會,不必再承受朱元璋的高壓統治。
這樣做有錯嗎?這樣不對嗎?他們忍受這麼久,期待朱元璋離世後,能有一位更溫和的君主帶領大明王朝前進,而不是又出現一位鐵血帝王。
鐵血帝王的確能引領天下走向繁榮,但他們並不希望如此。
對於文人而言,這樣的環境豈非過於壓抑?
誰不向往兩宋時期的開放氛圍?
又有誰願意過這種提心吊膽的生活?
難道這個小小的願望真的那麼遙不可及嗎?
詹徽首次體驗到如此的沮喪。
他坐在原地,凝視著笑容微妙的朱允熥。
他初次發現,這位年輕的皇太孫殿下竟也有如此深不可測的心機。
啪!!
隔壁的陳寒再次猛拍驚堂木。
聲音雖不算大,但在詹徽心中卻如晴天霹靂。
他擔心隔壁的李林承受不住這樣的壓力。
無法抵擋陳寒的嚴刑拷打。
無法承受各種刑具,最終泄露自己才是幕後黑手的事實。
那樣,他根本無需離開牢房,直接坐以待斃,全家遭受株連,九族皆滅。
一想到這種結局,詹徽渾身仿佛長滿了刺,令他坐立難安。
陳寒拍完驚堂木後,用平靜的語氣說著嚴厲的話語。
“李林,你一個小小的兵馬司,竟敢承擔如此重罪。”
“你痛快了,現在身中十幾刀,就算活下來也是殘廢。”
“但你有想過你的家人嗎?”
“有想過你的妻子兒女嗎?”
“有想過遠在鬆江的族人嗎?”
“他們原本期待你能光宗耀祖。”
“沒想到你卻帶給他們滅門之災。”
“你為誰隱瞞,你我心裡都有數。”
“我在此審問你,隻是為了獲取確鑿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