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陽帝國!
飛機將在深夜起飛,利用沿江船隻的燈光,以及下遊段特工點起的篝火作為備用導航點,這意味著高度將不能很高。整個編隊中隻有db具有無線電導航能力,並且過了常德雙方交戰區附近,這些玩意兒也就不起作用,所以必須依賴一些地麵指引。
這次攻擊沒有蘇聯飛行員參與,完全由中國人駕駛的架db3以及5架db2完成。原本準備加入一架,轟炸機部隊殘存的亨克爾111a型轟炸機,這種飛機具有更精確的無線電導航能力及以向下防禦的一挺機槍(兩種俄國飛機不具備下方火力),不過金雯隊長覺得這種縮水貨會嚴重拖慢速度,於是放棄了。
與其他國家不同,蘇聯出於拖延日軍的想法,願意拿出最好的裝備來援助中國(41年前),當然即使如此,這些裝備與日軍新銳戰機相比較,也已經顯得落後了。
這兩種轟炸機的發動機壽命很短,db3的外殼是木製的,沒有精密的投彈指揮儀,沒有氧氣設備,通訊設備還時常不靈光;不過對於中國空軍而言已經足夠了,空軍不需要將炸彈準確扔到敵人頭上,隻要顯示自己的存在,將出雲號沉沒的消息牢牢坐實即可。目前,日本方麵對出雲是否沉語焉不詳,正是窮追猛打,讓“不沉出雲”的謊言徹底破滅的時機。
“打開照明變阻器。”金雯中校下達第一個命令。
“明白。”副駕駛歐陽壽上尉將自己麵前一個旋鈕打開。機內照明亮起。
“打開啟動注油閥,啟動發動機。”
隨著兩台發動機發出劈劈啪啪的爆燃聲,然後開始旋轉,鄭架飛機也隨之震動起來。副駕駛開始檢查儀表,並進行例行的與指揮部的通訊測試,他們或許並沒有意識到,這樣做具有潛在的危險,既敵人可能在1000公裡外聽到這些頻道內不加密的通話。
跑道上燈火通明,機長向一側望去,可以看到一排雙翼的木製戰鬥機停在邊上,其中一些被譽為雙翼機經巔峰的伊152型,當然它不會起飛護航,不僅僅是因為航程不足,而是這種戰機完全不堪使用。
儘管這種蘇製飛機的轉彎半徑明顯優於霍克或者零式戰鬥機;不過當它投入戰場時,差不多已經淪為廢物了。尤其在那些,帶著電台和氧氣設備,使用全金屬封閉座艙,起落架可回收,爬升強勁的新式日機麵前,如同一個呆頭呆腦的木頭靶子。
自從40年9月13日,零式戰鬥機隊第一次登場後,它與另一種隨後出現的陸軍ki43飛機,對所有中國空軍的戰鬥機都是一邊倒的屠殺,這兩種飛機的損失,幾乎都是地麵炮火的功勞;倒是火力強勁的轟炸機,有過幾次逼退ki43的記錄。
“1101,跑道清空,可以起飛。”
“1101明白。”
坐在正副駕駛席上的金雯和歐陽壽,同時推動各自手邊的節流閥,看著儀表盤上各種指針挑動起來,蘇製飛機的發動機的另一個問題是出力有些慢,不能太急。
“編隊注意,沒有我的同意,不得使用氧氣麵罩。”
中校發布又一個命令,由於這些轟炸機沒有氧氣設備,所以他們使用其他飛機上拆下的氧氣罐,在將氧氣閥門開啟到一半流量的情況下,勉強可以堅持個小時,必須在最危險的關頭(通常是被日軍低空飛機追擊,必須用高度甩掉的時候)使用。
“收到大隊長,我都迫不及待想去炸龜兒子了。”
遠在武漢的日本路航監聽戰,立即就從簡短的通話中,判斷出了大致規模和可能的起飛機場。蘇軍電台使用電報以及電話兩種模式,而後一種模式使用的頻道通常固定。當然他們仍然無從判斷出襲擊目標,但是這些飛機通常會沿著長江飛行,在清晨發起進攻,然後利用航速向高空逃跑。
1101號轟炸機鬆開刹車,慢慢滑走,然後蹦蹦跳跳地,在不平整的跑道上滑跑起來。旁邊的地勤人員無不歡欣鼓舞地歡呼起來,這是年來,轟炸機部隊規模最大的一次出動,而且即將創造遠距離轟炸的新記錄。
飛機一架緊接著一架起飛,中校預料不會太順利,果然第5架轟炸機起落架折斷,歪向一邊衝出了跑道,第7架在跑道上即發生左引擎熄火。這當然不算壞事,總比在天上停車來的好。
飛機打開航燈,避免靠得太近。談不上什麼隊形,都跟著1101向東飛行。
上升到000米高度後,各機組打開加熱設備。副駕駛兼導航員的歐陽壽,開始根據各個方向導航台的信號,將大致方向確認,然後在地圖上標示位置。這是一種使用密碼的早期無線電應答設備,但是由於半壁淪陷,作用地區有限。
早上3點,飛機越過宜昌附近,進入危險區域。不過看上去一切正常,附近的日本運輸艦並沒有管製燈光。下一站是武漢,在那裡,航程較短的db2將轉向九江進行轟炸,轟炸隻是一次佯攻,讓日本人以為到此為止了,但是而唯二的兩架db3則不投彈,以無線電靜默的方式繼續向東,一路飛過南京直奔上海。
“看看他們跟上了沒有?”
在顛簸的氣流中,穩穩把著方向盤的金雯中校問道。
“明白。”
機槍手高傳賢爬上駕駛艙後方的機槍塔,向後張望。可以看到後麵有閃爍的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