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陽帝國!
佐伯在水下可以聽到一些小型船隻靠近,引擎動靜更接近漁船,而且遲遲沒有扔下深水炸彈,他知道自己的計劃已經接近成功,如果情勢危機,他可以躲在水底,等待倒計時歸零引爆炸彈,但是他還希望更靠近一些船隊和港口,他希望爆炸威力,能波及到更多的城市部分,如果能用潛望鏡看一眼,那就更好了。如果伊1能再折騰一下,引開敵人注意力,他這裡機會就更大。
公裡外,伊1歪斜著坐底海峽。神田知道死到臨頭,他已經失去了大部分的對抗手段,電池已經失去動力,艇內積水大約一尺深。海水進入電池艙後,有毒氣體正在迅速蔓延。毀滅隻是時間問題。與那些狂熱的日本軍官不同,他從未做好戰死的準備,但是任務臨到頭上,卻也沒有辦法。按照約定,他將要儘量地表演,給佐伯爭取機會,他下令給剩下的壓載水艙排水,看看能不能浮起來。
潛艇的一些壓載水艙被深彈炸破,這使得排水中大量的壓縮氣體,漏出艇殼。一時間,海底如同開鍋一般。
扔了一串深水炸彈正在遠離的美國驅逐艦,注意到不遠處海底大量的氣泡冒出來。顯然有什麼東西要出來,他們趕緊調頭向這裡過來。
神田下令艇麵小組做好戰鬥準備,同時準備升旗。他現在還有兩枚尾部魚雷可以發射,另外還有艇麵的17毫米艦炮,當然不能指望打到什麼東西,隻是最後的抵抗姿態。他並沒有太多的選擇,如果繼續躲在海底,很快潛艇就會失去最後的上浮機會。所以,他隻能選擇了如此壯烈的方式,來結束伊1最後的掙紮。
幾艘美國驅逐艦緊趕慢趕,來不及投彈,卻看到傷痕累累的日本潛艇浮出水麵。美軍指揮官疑心日本人要投降,於是有那麼一小段時間,所有的艦炮都指向目標,卻沒有開火,如果日本潛艇在舊金山被俘獲,倒是在宣傳上有重大的價值。美國人看到了斯大林將數萬霍特集群的德國俘虜拉倒莫斯科遊街的宣傳效果,可惜目前美國人掌握的日本俘虜還不夠規模,總不能把集中營的日本僑民拉出來溜,如果能在家門口俘獲這樣一船人,倒是最好的結果。
當然日本人不要命的德行,美國人也很清楚,所以驅逐艦的火炮都指向那艘千瘡百孔的潛艇,隨時準備開火。果然看到衣衫不整的日軍從各個艙門湧出,撲向兩處炮位,準備反擊。同時潛艇似乎啟動了柴油機,準備最後一搏。幾秒鐘後,竟然有一麵海軍旗伸到了旗杆上。
神田希望能提高速度,讓潛艇轉動幾十度,然後向敵艦發射艇尾部魚雷。美國人沒有遲鈍到這樣的程度。驅逐艦上火炮開始射擊,沒有給日軍艇麵小組任何開火的機會。炮彈直接打到圍殼一下指揮艙,將海軍旗炸飛,神田最後關頭下令發射魚雷。魚雷向著一艘遠處的油輪過去,當然根本沒有擊中的可能。
伊1號的最後掙紮起到了一些作用,當然不是那兩枚強行發射的魚雷,而是整個海峽防禦的美軍艦隻注意力,又被吸引向西方。很多船上的,和岸上的觀察哨都望向那裡
水下的佐伯可以聽到遠處的炮擊和沉悶的爆炸聲,那是潛艇魚雷艙引爆發出的聲音,他知道機會到了。於是下令潛艇迅速上浮到潛望鏡深度。
伊54的潛望鏡如同深海浮起的鯊魚背鰭,隻有金門大橋上,以及幾艘海岸警衛隊汽艇上的人,第一時間留意到了這個東西。一艘海岸警衛隊的汽艇迅速衝過去,撞向日本人的潛望鏡。
水下的佐伯迅速轉動潛望鏡,看清了目標方向,隨後下達了一係列的口令,調整航向以及航速。此時,引爆倒計時還剩下分17秒。他再轉過潛望鏡時,看到汽艇撞了過來。一時間,潛望鏡被撞毀,他失去了所有的視野,並且撞毀潛望鏡導致大量的海水從頭上灌下來,但是這並不引向潛艇以6節全速向目標區域開過去。
上方的汽艇可以清楚看到水下黑色的陰影在快速移動,汽艇保持速度就在這片陰影上航行,試圖撞毀它的圍殼。但是汽艇吃水太淺,隻能蹭到圍殼上的一圈圍欄,無法給潛艇致命打擊。艇上士兵開始用17毫米機槍向水下射擊,有人扔下手榴彈,但是一切已經無法挽回。
水下日軍開始唱起《君之代》。
這是一首鬼祟低婉,故作悲壯的曲子,十分適合自殺前齊唱。不過,時間掐的不是很好,眼看唱不完,這顆炸彈就要爆炸了。
佐伯打斷歌聲,下令上浮。
兩千餘噸的潛艇撞開海麵浮現出來,將圍殼上0噸汽艇頂翻。附近港口、船隊上、大橋上無數的人、以及空中拍攝新聞紀錄片的人員,目睹了這樣驚駭的場麵。
大家剛剛見識了一艘日本潛艇浮出水麵,試圖用艦炮做最後抵抗,沒想到第二艘又浮上來了,這些冥頑不靈的日本人到底是怎麼想的?
伊54號的位置,正好擠在了一圈正離開泊位,等待拖船頂撞離岸的巨輪中。距離城市也並不遠,這是大西根據不充分的核彈爆炸威力,設定的最佳位置。
遠處軍艦以及貨船上的近防火力向這艘潛艇射擊。0至40毫米的各種口徑炮彈穿透了潛艇,炮彈在潛艇內橫飛,正在引吭高歌的軍國主義分子紛紛被撂倒,佐伯本人以及他的副艇長,在第一時間被打死,但是淒慘乖戾的歌聲,並未中斷。最後的幸存者還在試圖完成最後一小節。
核彈艙室被裝甲包裹,可惜沒有一發小口徑彈藥鑽進去,破壞這個裝置。潛艇開始下沉時,倒計時器終於走到了0。
一團炫目的火焰,以超過音速幾十倍的速度,迅速彌散開,一秒鐘內充填了大半個港口。大橋上目瞪口呆的人們,第一時間被強光照瞎了眼睛,隨即巨大的氣浪將汽車和人群吹下大橋,大橋本身的斜拉鋼索在炸彈強大氣流中接連繃斷,如同麻花一樣,向一側卷曲和崩解。
與此同時,巨大的浪湧,將附近的小型船隻徹底掀翻,在滾燙的蒸汽中,這些船隻被拋到兩百米的高度,飛向岸邊那些高樓大夏。那些距離爆心較遠的泊位上的巨輪,被巨浪衝上港口。火焰、蒸汽、強光、鋼鐵,橫掃過一起。
上百米的巨浪裹挾著萬噸巨輪衝向城市中心。地麵的震動使得港口開始塌陷,此時距離爆炸僅僅十秒鐘。鋼索崩裂殆儘的金門大橋,終於開始倒下,雖然一萬五千噸核彈的威力會在每一個輻射方向留下死角,但是這座橋上未能留下任何一名幸存者。那些躲藏在厚重汽車內,僥幸避過第一擊,接近半死人,也會在此時跌落海峽中,難免淹死。
海峽內的美軍驅逐艦,普遍距離較遠,這些船經曆了可怕的滔天巨浪的考驗,但是軍艦的複原性,幫助他們在90度傾覆後,重新還原。那些木質的漁船可就沒有這麼好運氣,它們被巨浪打成了碎片。折斷的大橋鋼梁,在海麵上打著旋翻騰,斷裂的鋼索,如同巨大的鞭子橫掃過畫麵。小木船在巨浪和撞擊中,被擊碎。
蘑菇雲仍然在上升,在它的下方,火球還在擴張,但是勢頭已經大不如前。滾燙的熱空氣向四周彌漫,並開始冷卻,氣團逐漸收縮。
遠離海岸的地方,第三艘日本潛艇浮出了圍殼,這艘伊4號潛艇,奉命拍攝爆炸場麵,同時向美國人民廣播日本政府的聲明。
大西的計劃中沒有拍攝畫麵和電台廣播部分,但是大本營的想法顯然更傾向於政治宣傳,於是臨時調動了一艘潛艇趕來,拍攝這樣的場麵。
伊4接聽到了前兩艘潛艇的加密通訊,知道了他們將要下手的位置在這裡,但是它沒有與它們通訊,隻是默默跟隨,等待著這一刻到來。
為了防止美國政府,將核彈攻擊歪曲成什麼油庫、彈藥庫爆炸,這艘潛艇還必須停留在加州海岸附近,通過電台發送一份《告美國人民書》。日本人生怕美國人不知道,他們殺死了大量的平民,近衛覺得羅斯福為了維持戰爭,會向人民隱瞞核打擊。
就在遠處,半座城市都在燃燒的檔口,伊4調整好通訊設備,開始向電波所及的美國本土,發布近衛政府的一份申明,申明很短,言簡意賅,方便反複播放申明由在美國長期生活的日本女子戶栗鬱子誦讀,他在盟軍諜報單位中,有一個東京玫瑰的稱號。
“鑒於你們已經看到的,日本帝國獲得的壓倒性戰爭手段,盟國的任何盲目抵抗,都已經失去了意義。日本政府與年前一樣,秉持和平期待,希望美國人民,放棄好戰思維,仔細思考你們年輕民族的前途,生存還是毀滅,這是當前最重要的問題。日本海軍擁有攻擊美國西海岸的力量,而日本陸軍則具備在西海岸登陸的能力。但是這仍然隻是一種假設。如果美國人民繼續假裝自己很強大,繼續與帝國為敵,或者在亞洲扶持傀儡,這將成為現實。帝國仍然希望美國政府泯滅的善心重生,停止對日本帝國在東亞建立的新秩序的乾涉,停下自取滅亡的步伐。”(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