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不請自來的溫體仁_新崇禎紀實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都市言情 > 新崇禎紀實 > 79不請自來的溫體仁

79不請自來的溫體仁(1 / 2)

新崇禎紀實!

胖子很明白,現在去三營裡任職,下屬軍官都是與自己一起訓出來的。

如果去選練營任教官,有機會再去任職時,手下軍官可就都是自己的學生了。

這其中的意味,如果他還不明白,那可就白瞎了吃的這些苦頭了。

看著三人謝恩,朱由檢懶得多說。

收心也要適可而止,過了就是畫蛇添足了。

揮手讓他們自己去尋劉元彬。

三個步營營地也決定了,本身忠勇營全是新兵,加之曹文詔覺得叔侄倆把好地方都占了不合適,最後是孫應元的四衛營勝出。

今日之後,四營就會陸續搬遷,隻有大漢將軍營會留兩千兵力守衛宮城。

搬遷之後會逐步換裝,營地也會封閉。

————

三月二十二日,朱由檢意外的接到一份題本。

題本是溫體仁所進,題為‘論科舉取士事’。

“今之守令多半出於進士。蓋進士出身,僅憑三場文字取中……不能預知其人之有才無才,必然會賢愚俱進貪廉皆收。

……當今取士之法,不可不思變通之道也。”

不是很意外,以溫體仁的精明,看出他的意圖是很簡單的事——朱由檢自認玩心機的話,這些大臣個個都能算得上他的祖師。

僅僅兩天後就上疏直言,這麼有決斷力就很難得了。

召見。

照例文華殿,溫體仁行禮過後安坐不語,朱由檢則打量著這個牛人。

此時溫體仁已經五十多歲了,不過保養的不錯,看上去也就四十多歲。

這貨說起來也是閹黨,任職浙江時曾經為魏忠賢立生祠。

看看溫體仁沒有開口的意思,朱由檢隻得先開口道“朕觀先生之疏頗有新意,還請先生詳細為朕解惑。”

溫體仁清了清嗓子,不慌不忙的道“陛下問起,臣當知無不言。

科舉之弊,其一在於選人不當,學子們寒窗苦讀十幾載,一朝會試,則靠著幾篇文章就登堂入室成為一地主官。

他們所讀無非是四書五經而已,寫文章是極好的,然於經濟實務上則一無所知。

更有一等人,孝悌仁義不過是紙麵文章,所求唯有富貴與虛名;孝悌仁義隻是他們進身之階,在心中卻是絲毫也沒有的。

其二在於當今選官隻重進士資格。太祖時,舉人監生進士三者並取,升遷全看考成,仕途並無二致。

而今雖未明言,但監生舉人仕途到一府主簿也就到頂了,上進無望的時候,自然就會拚命貪墨。

而今更有一弊,乃是鄉黨把持鄉試,選才淪為笑柄。”

“如何解決?”

“臣以為,若能廢除科考則最好,若不能則科舉內容要改。

當恢複漢唐時以實務為主,監生舉人亦要解除限製,給他們上升之路。

除此之外,臣以為當再行舉薦之製,舉主有連坐之責。

臣認為,方今在縣令推官之內選拔禦史之法甚為不妥。縣令能轉禦史,則誰敢彈劾他們?

禦史選任當另選彆途,臣以為當從博士教授中選取,禦史亦不能轉任各省直部衙主官。”

“漢唐之製?請先生繼續細說。”

“唐代,科舉分為明法科明經科明算科等等十數科,分彆錄取所需各種人才。

更有秀才科,非知識淵博之人不可,曆來敢於報名者都少之又少。

本朝八股取士,與之相比何異於天壤之彆。”

“禦史選拔?”

“禦史選拔之弊,在於本該是受監察的人,卻有資格進入監察衙門。

禦史本該監察彆人,卻又隨時有可能進入被監察衙門。

如此,哪個會認真做事?

敷衍搪塞,以後大家和和氣氣,豈不妙哉!”

溫體仁對答如流,對此顯然已經考慮許久。

厲害!

牛人就是牛人,任何時候都能順應時宜露出頭角。

無怪乎他能先與周延儒一起扳倒東林黨,在隱忍數年後又一舉扳倒周延儒登上首輔寶座,更是在多疑的崇禎手下乾了六七年首輔,是崇禎朝任職時間最長的首輔。

曆史上他吃準了崇禎這個中二不欲放權的特點,每當崇禎問計都以‘臣並無長處,唯有公心’來搪塞,這麼一來崇禎反而對他愈加放心。

不過他也被東林黨編排的不輕,任職其間甚至弄出了個民謠來——‘禮部重開天榜,狀元探花榜眼,有些惶恐。內閣翻成妓館,烏龜王八篾片,總是遭瘟’。

惶恐——禮部尚書黃士俊是狀元,左右侍郎孔貞運、陳子壯,一個是榜眼、一個是探花。



最新小说: 絕案錄 九星天圖 神魔臨淵 地外探險 嬌妻二十八 光暗之墓 無能的我變身成美少女 女帝她開掛了 一對陰陽眼 柯學世界的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