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新政的開啟_新崇禎紀實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都市言情 > 新崇禎紀實 > 111新政的開啟

111新政的開啟(1 / 2)

新崇禎紀實!

很明顯,不管誰推著誰走,原定的計劃已經行不通了。

既然下定決心,那就必須重新擬定計劃,當然這事急不來。

現在如何給何廷樞以支持,如何讓清丈順利進行才是首要問題。

打起精神仔細考慮。

首先要做的,肯定是控製輿論,控製一個可以將他的意圖、政策完整、及時的傳遞下去的渠道。

借助這個渠道,他可以與文官爭奪話語權,同時占據道義製高點打擊文官。

抓住哪個渠道控製輿論也有講究,起碼目前的邸報是不行的。

邸報,又叫邸鈔、京報,最先出現時通常是給基層官員看的,內容大多是聖旨、官員調任信息、奏疏等朝政信息。

時至今日,邸報內容已經包括社會的方方麵麵,從朝政到經濟再到社會新聞都有登載,閱讀人群也已經從官吏擴大到對朝政有興趣的士紳、學子生員。

一些有需要的人也會特意收集、購買,比如西門慶就曾經買過,‘叫了吳主管來,與他五兩銀子,教他連夜去縣中孔目房中,抄錄一張東京行下來的文書邸報。’

內容也五花八門,比如嘉靖戊申七月邸報‘大同右衛參將馬繼宗家,舍人祿之女年十七,將嫁,化男子’。

是不是很驚悚?

馬上嫁人了,大姑娘變成小夥子了,這也能堂而皇之的登載於邸報上。

邸報的信息收集來自於六科、通政司,發行則是提塘官抄錄後借助驛站進行傳播。

具體來說,奏疏等信息由通政司收集送與皇帝,經一係列程序作出處理後發給六科,六科則抄發給各相關衙門,這時候六科就會將抄發的文件進行編輯以供提塘官抄錄。

提塘官,大明各地的巡撫與總兵派駐在京師專門處理邸報的官員。

這其實就是朝廷控製的報紙,而大明朝廷也顯然意識到這一點,對邸報內容作了一些限製,比如‘禁抄發軍機’,‘凡涉及機密之事,不得傳抄’。

可惜,既然是朝廷控製的報紙,那就必然受製於朝廷。

三個環節中的大大小小的官吏都可能明著暗著搗亂,受眾的限製也使得皇帝很難將自己的意圖昭告天下。

因此,朱由檢必須有一份能自行決定內容、脫離朝廷的控製、能最大限度的擴大閱讀人群的報紙,這其中的意義不必細說。

既然要辦報,經費、印刷、發行、價格等等方麵就要考慮。

——

11日下午,召來魏忠賢、曹化淳,再召王承恩與曹變蛟——其餘諸人都在房山軍營。

“臣對印刷等事務一無所知,還是要請曹掌印來說。”魏忠賢對曹化淳很客氣。

這廝執掌皇帝的財務不說,還執掌著大夥的財路,得罪不得。

曹化淳對此是一清二楚,畢竟管理、清理宮內工匠,盤查賬簿就是他的本職工作。

“陛下,印刷不是問題,成本也不高……。”

此時,大明印刷邸報已經改用木活字了。

每個工匠每日工錢隻有004兩,每日可刻字百個左右,技術嫻熟者可以刻150字以上。

如果按照皇帝的意思改用銅製活字,刻字會慢一半以上,不過使用期會長的多,成本隻會更低。

而銅是一次性投入,也可以重複使用,幾乎可以省略不計。

紙張已經改用最便宜的毛邊紙與連七紙。

這兩種紙都是福建、江西出產的竹紙,經過萬曆年間的技術改造後,現在作為印刷書籍用紙普遍使用。

毛邊紙價格百張002兩銀子,連七紙略貴一些,0026兩。

如果改用棉紙就貴了,百張起碼05兩。

“陛下,印刷成本裡最高的就是人工與紙張。

印刷數量多時,其餘成本都可以忽略不計。”曹化淳總結道“如果按照邸報大小,印製數千張時,每張邸報成本在紙張價格上增加34成也就夠了。”

由於毛筆字字體大,現在每張紙大約隻有400500字,如果能用鵝毛筆書寫,1000字以上毫無問題。

每百張0026兩,取中間價800文1兩,大約等於20文,每張邸報即使成本翻倍,也不過04文。

如果每份邸報十張,也不過4文,用鵝毛筆寫還會低一半。

有些懵,不是說古代書籍死貴死貴的,導致平民讀不起書嗎?



最新小说: 滿船暴力分子,擁我做世界霸主! 遠征軍,從收編川軍團開始 我的媽咪是重生的 抗戰:暴打腳盆雞,我真不是列強 追花逐夢 英雄聯盟:從艾歐尼亞開始簽到 靈氣複蘇,我回收金手指變強 讀心:團寵公主把滿皇室罵破防 帝少高冷人設又崩了 人間悟道成仙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