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一鍋粥_新崇禎紀實_思兔閱讀 

126一鍋粥(1 / 2)

新崇禎紀實!

20日,早朝之上,鴉雀無聲。

朱由檢樂得如此,走了個過場就直奔外校場。

22日,朱由檢的各項政策開始顯露出效果。

朝廷上,亂成一鍋粥。

僅僅審訊了一天,錦衣衛根據供詞又從戶部抓走了數十人,大有將戶部一鍋端的架勢。

也不奇怪,各部長官對此早有預料。

大明雖然沒有紹興師爺,可是六部胥吏卻大多是江南人,尤其是戶部,基本被他們把持住了。

起因還是江南文風比較盛,大量學子沒有出頭之日,隻得進入吏途。

同樣原因,大明朝堂上江南籍官員比較多,也比較照顧家鄉人。

二百年下來,就成了現在這模樣,江南人把持了各部胥吏位置。

大夥平日互相照顧,一旦出事,牽連甚廣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偏偏現在是閹黨當道。

閹黨大體是以北方人居多,即使有些江南人,也被視為江南叛徒,自然就沒人照拂這些胥吏了。

何況,現在的形勢,也沒人敢、沒人願意為他們說話。

這就悲劇了。

各部官員甚至覺得,凡是與糧餉沾邊的各部胥吏,這次恐怕都跑不了。

從這一日起,錦衣衛緹騎四出,每日裡都有戶部胥吏被抄家,京師內不時可以看到帶著枷鎖的胥吏被錦衣衛押著指認財產。

官員也不安寧。

各部官員深恨郭允厚,兵部、禮部、工部、刑部都催著戶部移交財賦。

戶部卻隻剩下半數胥吏,而且人人自危,既沒心思也沒精力去做如此繁瑣的事。

本來由各部發出的一些開支,各部也都借口交賬撒手不管,戶部卻不認賬,要移交之後再說。

這就麻煩了,郭允厚很有些焦頭爛額的感覺。

在魏忠賢的主持下,戶部先行接收商學學子,手續則邊乾邊辦理。

但是,政務哪裡是那麼容易就能上手的?

大明的財賦製度很奇葩。

具體說,每一筆賦稅在入庫之前,戶部就已經指定了用途。

比如山東起運10兩銀子,戶部將這10兩指定給薊州邊軍。

這樣一來,當薊州申領或者戶部下撥這10兩銀子時,必須先查看山東這10兩到了沒有。

如果沒到,原則上,不管庫裡有多少銀子,可這10兩不能發。

如果發了,以後還要再賬簿上做平。

比如著名的遼餉,收上來後就是專款專用,隻用於遼西戰事。

甚至,戶部為此還專門成立了一個新餉司,又增建了一個新庫。

這種製度好處是簡單,壞處是僵化。

可惜在二百年來曆代胥吏的努力下,賬簿記錄已經變得複雜無比。

公文來往同樣如此,格式、內容都複雜的很。

就比如開頭某某精神,隨後某某批示,洋洋灑灑一大篇,最後隻有句含糊的正事。

如果運氣好,還有某某意見附在後麵。

新手乍一接手,難度可想而知。

直將這些新手忙的腳不沾地,卻始終摸不到門道。

京師內,除了武定侯府之外,有一些勳戚、大臣等豪門宅邸外,也陸續出現討要產業的百姓。

24日。

登聞鼓響了。

這鼓一直不響是很尷尬,可這時候響卻令魏忠賢尷尬,現在他既無精力也沒人手去處理這事。

光是審訊胥吏就忙不過來。

雖然錦衣衛名義上有兩萬人,實際上審理人員不過三兩百人而已。



最新小说: 光暗之墓 無能的我變身成美少女 女帝她開掛了 一對陰陽眼 柯學世界的二三事 九淵天 原初之暗 傅先生的假麵心尖寵 重來,遊戲人生 在原神裡統領黑影兵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