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劉伯溫,朱元璋指著倒扣著的碗,開口便問‘伯溫先生深明數理,可知碗中是何物件?’”
“當時劉伯溫用極高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學底蘊回答了朱元璋的考驗,不但得到了朱元璋的賞識,而且還道出了《燒餅歌》這一首亙古至今堪比《周易》的極為準確的預言,所以我的問題是……”
“燒餅!”老閆搶著回答道。
“什麼燒餅?”老師嗔怒著說“碗裡本就是一塊燒餅,我不都告訴你們了嗎?還燒餅、燒餅的?我看你長的像個燒餅!聽我把問題問完!”
老閆的表現有引起了班級同學的一片嘩然,又是一陣笑聲響起。
“嘿嘿,嘿嘿嘿嘿……”老閆訕訕的笑了笑。
“所以我的問題是,當時劉伯溫是怎麼回答朱元璋的問題的?說得是什麼?”
老師話音一落,“嘩嘩嘩——”全班掀起了一個翻書小高潮。
“快找快找,看看書上哪裡有!”
“沒有啊,書上都找遍了,都沒有這個題。”
“老師不是早說了,是一道綜合題,這次墩子肯定栽了!”
“好不容易到手的‘免問權’又被收回去了!”
“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啊!”
……
此時我把同學們的小聲議論全都聽了進去,但是我心裡卻早已樂開了花“哈哈,這可是問到姥姥家啦!”我心想“老師顯然不知道我一直喜歡唐詩宋詞之類的詩詞歌賦,而且對大多數的典故還略知一二,這個問題恰好在我的儲備範圍之內!”
“這個問題正中下懷,上天保佑,看來我下節課‘免問權’到手啦!”我心裡狂歡著,但始終不能立刻表現出來。
此刻,我完全懂得了低調的含義。讓我突然回憶起一位古人曾經“雲”過一句及其有深意的預言不作死就不會死。
“老師,這道題是不是有點超綱了?”我故意裝作為難的樣子,想要實踐一下網絡小說中“扮豬吃虎”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隨即問道“我在曆史書上就沒有看到過這一段!”
“我早就說過,這是一道考較綜合能力的文史類題目,所以不會再課本上出現,但不妨礙我對你們的教學和拓寬你們的知識渠道。”“史鴨子”老師滿臉得意的說道“怎麼樣,這個問題能回答出來嗎?”
“你如果語文基礎好的話,一定聽過這個答案。”“史鴨子”老師不失時機的提醒著。
“老師,我曾經好像在哪裡見過對這個典故的講述,隻是印象不太深刻,您讓我想想。”我裝作為難的樣子,冥思苦想許久,仍舊沒有直接告訴老師答案。
這個時候老閆的又開始了他的“落井下石”“墩子,不會就主動放棄算了,一會老師還問我呢!”
“當然會,隻是暫時沒有想起來而已!”我擺出一副不服氣卻又冥思苦想的樣子。
“老師,這可不行啊,他思考這麼久不會就是為了耗時間吧?他是想熬到下課就不用回答了!”老閆一本正經的添油加醋。
“對對對,墩子同學,趕緊回答問題,不要浪費時間。”老師強調著。
“哈哈,老師,我當然知道這個典故!”我成竹在胸的說“劉伯溫當時說的話就是‘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龍咬一缺。此乃一餅也!’”說完,我還學著古人的樣子捋了捋胡須……
“不錯不錯,果真如此!”聽到我回答的如此準確,“史鴨子”老師開心的帶頭鼓起掌來!
相信每個老師看到學生的進步都會很開心吧!
這回我可是吸取教訓,隻是“簡單裝了一下”就乖乖坐下,這個“裝”也要點到為止!
“老師,該問閆宇同學下一個問題了吧?”這次終於輪到我“報複”的時候了!
“好,閆宇同學做好準備了嗎?”老師也沒有等老閆完全做好準備,就開始了她的問題。
“明朝一統後,采取了各種各樣的措施來提高政治經濟發展水平,曾經在曆史上實現了‘洪武之治’、‘仁宣之治’、‘弘治中興’等輝煌的階段。下一個問題是,明朝時期采用什麼樣的製度來選拔人才?”
都經曆過學生時代,都知道隻有提前複習,才能大致估算出來某一個知識點應該在課本上哪一頁的什麼位置,否則即便給你一本書讓你自己隨便翻找,也不會立即找到。更何況是臨場回答問題?
老閆恰恰是這樣的情況。而他周圍的那些“戰友們”都是和他一樣的“半斤八兩”,所以更是不可能給他找出來問題的答案。
幾人前後翻找了很久才找到了答案,傳到老閆耳邊時,他對答案還有些生疏。
“科,科舉製度。”老閆結結巴巴的回答。
“看來周圍的好朋友們幫你找到了答案,是吧?”老師笑著調侃。
“既然今天每個人都回答了兩個以上的問題,閆宇同學也不能例外,老師一向對活潑好動,愛起哄、愛看熱鬨的同學‘一視同仁’。”“史鴨子”老師略有所指道。
相信在場的所有同學定然都聽出了‘史鴨子’老師的弦外之音,老閆也不例外,相信此時他和我有著同樣的“做個乖寶寶”的想法,不會在課堂之上起哄罷!
“閆宇同學,那你知道科舉製度中,采取的是哪種文體進行考試嗎?”
這個問題很簡單,但是終究不是老閆的菜,老閆仍舊愁眉不展,乾脆書也懶得翻,因為他根本找不到在哪!
但是他又不甘被老師用教鞭打手心,不管肉有多厚,也很疼啊!
正當他“絞儘腦汁”的到底是什麼文種的時候,突然靈機一動,腦子裡閃現出一個最令他熟悉的文種,便脫口而出
達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