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隱塵世間!
當日,在無意間替楊嘉璐“背了黑鍋”,受了一頓“無妄之災”之後,的確也是感歎小胡子“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能力,也知道他確實在默默的關注著、關心著我,要不然怎能將我在學校和班級的各種“英雄事跡”如數家珍般娓娓道來?
回頭想想,他說的也的確是實話,無巧不巧的在我剛剛取得一點點成績的驕傲之心上潑了一瓢冷水,讓我確實也戒驕戒躁,冷靜了不少。
至於後來他和楊嘉璐說了什麼,卻不得而知。
但是班級的成績排名出來之後,正好和他當初預料的相差無幾,我從上學期班級倒數排名一躍上升到了第八,如一匹耀眼的黑馬再一次脫穎而出,以“脫韁之勢”奔襲進入了老師和同學們的視線之內。
父母更不用提,到處炫耀他們的兒子是多麼的優秀,學習多麼的努力用功,考試成績多麼的出類拔萃,班級排名前十,三門“主課”均分95分以上……
仿佛在父母的心中,誇讚自己孩子的話永遠都說不完說不儘一般,即便是生活拮據,但從未影響到他們從心底對孩子那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驕傲之情。
相信,天下父母均是如此。
晚清時期重要政治人物葉赫那拉氏,孝欽顯皇後,也就是我們大家耳熟能詳的慈禧太後,在其母親富察氏六十大壽之時,因故未能參加,便讓手下大臣給她母親送了很多祝壽的禮品。
最重要的便是為其母作了一首詩,親筆題詞,裱好之後贈送給她的母親富察氏。因原稿毀於20世紀70年代,所以題目不詳,但詩稿卻在人們口頭相傳的過程中記錄了下來,相信好多人都耳熟能詳
世間爹媽情最真,淚血溶入兒女身。
殫竭心力終為子,可憐天下父母心!
想必慈禧太後在賦詩之時也在感恩母親的養育之恩吧!
期中考試這個熱門話題在緊張的學習過程中漸漸被大家所淡忘,每個人都會在此之後有新的學習計劃和新的學習目標,而且,大多數渴望進步的同學都會默默藏在心裡,悄悄的努力,默默積蓄,等待突破自我的那一天。
但是,班級裡幾十號人,總會有個彆奇葩的人和事在我們身邊發生。
湊巧的是,我們班裡就有一件。
一日,風和日麗,但已經入冬的季節並不暖和。
下午第二節,正巧是小胡子的數學課。
班級裡聽課的同學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渴望得到知識的熏陶,渴望進步,而且聽得津津有味的,像我這樣的學生(嘻嘻,雖說有點厚臉皮自誇的嫌疑,但我的數學可是班級數一數二的);第二類是想要進步,但無奈基礎稍差,聽著聽著發現越聽越聽不懂,搖搖晃晃的犯困打瞌睡,偶爾還不由自主“點頭”的同學;第三類便是壓根就聽不懂,也不想聽,趴在桌子上睡覺的同學。
但是,小胡子班主任是極其負責的一位老師,他總會采取各種“手段”和“措施”來調節課堂氣氛,讓犯困的和睡覺的同學能夠儘量清醒一點。
上課提問,上講台做題是最常用的手段。
小胡子一般總會找一些第二類和第三類的同學先“打前站”,當“炮灰”,當他們在戰鬥中出現“攻不成攻,守不成守”的頹勢之時,再由第一類同學“勢如破竹”般“結束戰鬥”。
就在第二類和第三類同學站起來“一大片”,等待小胡子號召第一類同學“破局”時,一個衣衫襤褸、披頭散發的農村婦女來到教室外,循環往複走了好幾個來回,不知道想要做些什麼。
小胡子和好多同學都看到了她,但是為了不影響教學效果,小胡子一直都沒有作出任何反應。
北方的十一月份的溫度已經到了零下。
透過窗戶,可以看到那個村婦穿著一身破舊的棉襖棉褲,棉襖上還有一兩個補丁,淩亂的頭發中夾雜著些許白發,似乎很久沒有清洗梳理一般,本就有些蒼白、不太健康的臉色在冬季寒冷的肆虐之下,充滿了乾癟沒有水分的皸裂之紋。
大約過了十分鐘,那個村婦似乎下定什麼決心一般,試探性的走上前,輕輕的敲了敲教室的門。
“咚咚咚!”
小胡子自然注意到了這位村婦,開門將她迎進教室。
“你好,你找誰?”小胡子畢竟是人民教師,沒有表現出“以貌取人”的姿態,禮貌的問道。
那個村婦進來先是向小胡子鞠了一躬,怯生生的說道
“老師好!”
小胡子對這個村婦的動作有些驚訝,趕忙阻止,“彆這樣,彆這樣”,再一次問道“您找誰?”
“不好意思,打擾你們上課了!”村婦又鞠了一躬,說“這裡是198班?您是張端,張老師吧?”
小胡子一聽,有些意外的樣子“您認識我?”
“第一次來給孩子報名的時候見過您一次,後來村裡農活比較多,就再也沒來過。”村婦陪著笑臉說“我是咱們班張學平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