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皇後在幾番轉折後,不想居然會移民到國外了——
在國外,蕭皇後的魅力不減當年,依然是把無往不勝的利劍,一舉戳穿了國外父子兩代元首處羅可汗和頡利可汗的心。
時勢至此,命運已經不能由她自己掌握,反正當初就預言她命帶桃花,在劫難逃,那也就隻有聽天由命了。
後來,老番王死了,由頡利可汗繼位,按當地人的風俗,蕭皇後又被新任番王接手。
十年後,也就是唐太宗貞觀四年,唐朝大將李靖大破突厥,索回了蕭皇後。
這時蕭皇後已是四十八歲的半老徐娘了,而唐太宗李世民才三十三歲。
但蕭皇後入朝時,李世民見她雲髻高聳,霧鬢低垂,腰似楊柳,臉似牡丹,美眸流盼,儀態萬千,完全沒有年事已高而應有的老態,比一般的少女,還多一份獨到的成熟果實般誘人風韻。
才華蓋世的老李,又不禁為之心旌搖曳了。
再加上蕭氏飽經離亂,而孕育出來的楚楚可憐的情態,更加令人由憫惜而生愛意。
這可愛煞了李二。
或許是老李從小就缺少母愛的緣故,顧不得年齡的懸殊,更不在乎外人的品評,在蕭皇後身上體會到一種成熟、女人的風韻,更感受到一種類似姐姐與母親般的溫馨,使他為繁重國事所累的心得到稍許撫慰。
這就樣,蕭皇後被唐太宗封為昭容,轉了一大圈回來又成了大唐天子的愛姬。
為了歡迎蕭皇後來到宮中,李世民破格舉行了一次盛大的宴會來歡迎她,四處張掛著華麗的宮燈,歌女舞姬們獻上輕歌曼舞,桌上堆滿山珍海味。
老李以為這種場麵已經夠豪奢了,因此問身旁的蕭昭容“卿以為,眼前場麵與隋宮相比如何?”
其實,老李搞出的這點排場,距離隋宮的豪奢情形還差得遠呢。
人家隋宮夜宴時並不點燈,而是在廊下懸掛120顆直徑數寸的夜明珠,再在殿前設火焰山數十座,焚燒檀香及香料,既可使殿中光耀如白晝,又有異香繞梁,如入仙境,每晚燒掉的檀香就有二百多車。
對此,蕭昭容不便明說,隻是平靜地說道“陛下乃開基立業的君王,何必要與亡國之君相比呢?”
唐太宗立即明白了她話中的含義,深為她的明曉事理和言語得體而折服,對她愈加敬重和疼愛了。
就這樣,蕭皇後在唐宮中度過了18年平靜的歲月,67歲那年,才快快樂樂的壽終正寢。
一個女人,竟被6個皇帝瘋搶了60年,曆史上還能舉出第二例嗎?
在她的一生中享儘了榮華富貴,但也曆儘了滄桑劫難。
不說她風流至極,卻也可說她福氣不淺。
很多人都問,女人的魅力是否可以對歲月免疫?
答案是肯定的。
蕭皇後就是一個例證。
正如有句廣告語說的那樣,年齡對她來說,隻是一個數字。
最近悶熱難擋,兄弟有中暑跡象,頭昏腦脹,唯有灌水——結束了。
上述摘自“個人圖書館”,筆者名為舊時天氣。
火光熊熊中,黃牛,紙人儘為灰燼。
隨風四處飛散的紙灰,有的落在了穀口左側那三個篆體大字上,
黑色的大字,在雨夾雪的打擊下,看上居然有些觸目驚心的意思。
讓薛星寒忍不住地打了個冷顫,最後對楊廣的一絲不屑,也像灰燼那樣,煙消雲散了。
“她姓楊。”
就因為楊甜甜姓楊,所以她在活著時,才能以死人的儀式走進帝王穀內。
楊廣姓楊,楊甜甜也姓楊,那麼他們兩個人之間——想到這兒時,薛星寒終於醒悟了過來。
楊甜甜,應該是楊廣千百年後的後代。
無論倆人生年相差多少年,楊甜甜的血脈中,依然流淌著楊廣的血液。
所以,彆的女人不能在活著時進帝王穀,但楊廣的後人卻可以。
“我真想進去看看。”
想通了這一點的薛星寒,目送送殯隊伍停在穀外,唯有老村長帶著二愣子四人,抬著那頂轎子走進穀口後,看著老謝,低低說了句。
“你最好彆有這樣的想法。”
老謝眉頭皺了下,用更低的聲音說“不然,我也救不了你。人活著,總有害怕的東西才行。不然,人類也不會繁衍至今了。”
“切,誰聽你教導呢?我隻是說說罷了,又不是非得進去。”
薛星寒故作不屑的撇撇嘴,把滿眼的遺憾全部藏起,轉移了話題“如果李南方活著,他這個外人能進去嗎?”
“能。”
謝情傷很乾脆的說“如果他還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