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關於人工智能的影視劇裡麵,人工智能都是執著的相信自己的計算結果,最容易產生的bug就是認為人類是垃圾,然後開始反人類。
然後,還有類似天網這種,執著的進入bug循環,最後計算出毀滅人類才能保護人類的反邏輯結論。
而小歲歲這種,非常類似缺少自信心的人類人格,說的直白點,更像一個遊戲玩家,總之這種人在社會中一般出於鄙視鏈底端。
而這,也就是李不忘的處境。
“小歲歲,你的設計思路……不會是我提出的吧”
“不是,是小玲。”
小玲不是隻負責情緒模塊的麼
算了,這種事情,都屬於‘過去’的事情了,雖然,從時間的角度看,小歲歲的開發計劃要在3年後才會啟動。
不過,時間穿越這種事情一旦發生,就不可收拾了,所以,李不忘也沒有去詳細的調查四大人工智能的研發過程。
“上次失敗,可能是幻術影響,敵人八成使用幻術誤導了自己的攻擊行為,導致自己核彈沒有命中對方。”
這是正常的邏輯,正常人都會這麼推測,李不忘也不是什麼名偵探,當然也會使用正常邏輯思考。
可是……
“真的麼”
小歲歲質疑聲音在納米機械網絡的虛擬會議室中響起,然後,他主動開始調閱戰鬥日誌,小歲歲檢查的當然是雷達記錄。
李不忘也猶豫了一秒,沒有直接按下發射的按鈕,而是盯著成像雷達,同時分心關注小歲歲的進展。
小歲歲作為人工智能,大部分情況下是靠譜的,它設計的初衷就是輔助人類,延長人類能力的上限。
而思考能力雖然是人類的特長,可明顯,這個特長還不夠長。
正經人類就算有納米科技加強思維能力,生物的極限依舊是存在的,而且,這個極限即使全球人類都抵達,也無法反抗超凡文明。
彆說大羅金仙了,就連真仙估計都不是地球人類能夠反抗的。
而被報以‘答案’期待的人工智能,實際上也成功過一次。
李不忘的等待是有價值的,很快,小歲歲提供了一個畫麵,畫麵記錄的當然是雷達成像。
李不忘看著那個畫麵,上麵的矮子在爆炸前一個瞬間,突然從身體裡麵伸出大量的骨刺。
說是骨刺,其實雷達成像隻能看出是什麼高密度物質。
“意思是……他真的抗住了核彈”
“這沒什麼大不了的。”
“不是說隻有真仙才能無視核彈麼”
化神雖然核彈炸不死,但也隻是苟活了。
李不忘一直以來都將這個當作實力區分的界限。
“給你配置的冰箱也能抵抗核彈的爆炸,按照管理員這種簡單到愚蠢的思維模式,豈不是管理員也擁有真仙的實力。”
“難道不是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