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年初我們自己初步設計的2號星隻能傳輸一路彩電.信號,但兩年後我們剛發射的這顆2號星,就可以傳輸2路彩電.信號,而且還有那驚人的電話傳輸能力。
前年大家還在爭是造星還是買星,現在什麼都不說了,就是自主創新為主了。”。
說話的是兩位頭發斑白的老者。倆人臉上洋溢的都是笑容。
這兩位就是自70年代以來,負責華夏通信衛星研發項目的人。
這一世,由於在兩年前,華夏獲得天上掉下來的餡餅,所以目前華夏衛星通信的發展,已經完全不同於前世了。
今年5月華夏發射的通信衛星的製造水平,已經相當於前世90年代初期國內的衛星製造水平了。
而且國內衛星通信網的建成,也比前世提前了兩年多。
前世94年月,華夏的長征三號運載火箭發射衛星沒有完成並軌,算是失敗了。94年4月日,華夏第.一顆靜止軌道實驗通信衛星二號星發射成功。攜帶2路c頻段轉發器,開展路彩色電視和5路廣播節目的傳輸試驗。
這是華夏發射的首顆通信衛星。華夏也成為世界上第五個能夠獨自研製、發射靜止通信衛星的國家,第三個掌握先進低溫火箭技術的國家。
95年,華夏先後在京城、雪域高原上的日光城、西北的烏市、北方草原上的青城、華南的羊城等5個地方建設衛星通信公用網地球站,正式傳送華夏電視台的節目。
96年2月日,華夏的二號實用通信廣播衛星(用於國內通信、廣播、電視、傳真和數據傳輸)發射成功。結束了國內隻能租用國外通信衛星看電視、聽廣播的曆史,開啟華夏的自主衛星通信時代。
96年3月3日,經曆了通信衛星發展方向和前途命運的“買星還是造星”之爭後,華夏批準了國內研製通信衛星三號星的方案,正式啟動第.二代通信衛星的研製工作。
96年7月日,華夏的衛星通信網正式建成。租用和購買國際衛星通信組織在印度洋上空的衛星轉發器,將京城、雪域高原上的日光城、西北的烏市、北方草原上的青城、華南的羊城等五個地方的衛星地球站聯結起來,覆蓋了華夏的全部版圖。
9年3月7日,華夏第.一代實用通信衛星二號甲(中星號)衛星發射成功。4個c波段轉發器,傳輸4路彩色電視信號和3000路的電話傳輸能力。
前世真.正比較先進的是90年代後期發射的三號星,這個時候的通信轉發器達到了24個,屬於世界同類通信衛星水平的。
到了新世紀初,華夏發射的四號星開始承攬國際業務,季宇寧穿越之前的209年發射的五號星,這就已經成為國際領.先水平了。
“是啊,核心技術隻能靠自主創新,買是買不來的。
我們現在一方麵引進吸收,這主要學習的是西方歐美的管理科學,這也非常有用。但關鍵的技術還是需要靠我們自主創新,這非常重要。
這下大家都明白這個道理了,思想上一致了。”。
“自主創新這個詞說的好,這還是那個小家夥,前年在水木大學演講的時候首先提出來的。”。
自主創新這個詞,前世是直到2006年才在國內公開提出來的。
季宇寧之所以在2年在水木大學演講的時候提出自主創新這個詞,因為他知道前世在0年代,華夏更多的是依靠引進,希望能夠買技術,或者用市場換取西方的先進技術。
這樣就造成0年代華夏放棄了原來很多的原始創新。像客運大飛機項目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他在2年曾經私下裡和古老爺子說過: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創新途徑或模式,因為世界上不存在不進行自主開發就可以“消化、吸收”的可能,更談不上“再創新”。如果引進方沒有技術能力基礎,那麼引進本身不會帶來任何技術,隻不過是獲得了一定範圍內的技術使用權而已。
所以2年7月份華夏在獲得了很多從天而降的蕞先進的技術資料後,自主創新就成為了主要的科技發展途徑。
華夏這時候是一片向好,而在它的南方的那個蕞大的鄰居,則是頭頂著一片濃厚的黑雲。
新德裡,薩夫達君路號。
這處住宅的主人就是有著新德裡瑪麗之稱的那位66歲的老女人。
“我們的對手很有信心啊,他們已經開始拒絕將旁省的糧食運出,哪怕就是一粒糧食。
那裡可是占了整個國家糧食產量的一半啊。
前幾個月,我們其他地方的糧食,居然莫名其妙的丟了2000多萬坉。
拉吉夫,現在已經是5月底了,這個事情居然還是沒有一絲一毫的進展。”。
說話的是一位頭發花白的老女人,一臉的邪氣。這是這個國家蕞有權勢的那個人。也就是那個有新德裡瑪麗之稱的那個女人。
她的父親曾經也坐過她現在的位置。
站在她麵前的是她僅剩的兒子拉吉夫。
前世拉吉夫會在今年他母親死後坐上他的外公和母親的這個同樣的位置。當然他在7年後也像他的母親一樣,沒有得到好死。(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