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雷爾佩斯僅僅獲得這個項目的銀牌。而前世他是這個項目的金牌獲得者。
下午,在加州大學露天遊泳館。
現在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這裡了,尤其是特彆喜愛遊泳運動的北美觀眾們。
ac電視台現場直播中特地請來了北美1972年奧運會的傳奇遊泳運動員馬克施皮斯,作為主持人查爾斯特邀的嘉賓解說。
“嗨,馬克,這幾天你有沒有關注遊泳項目,關注季的表現?”
“是的,查爾斯,這幾天我一直在關注季在遊泳池中的表現,他的表現簡直太棒了。
尤其是他的那個蹲距式出發方式。
我和我的教練理查德奎克先生也進行過認真的討論,他非常推崇這種新的起跳方式。
他認為未來在短距離的自由泳、蝶泳和蛙泳比賽中,大部分的遊泳選手會采取這種出發方式。”
馬克說的遊泳蹲距式出發方式,是模仿田徑蹲踞式起跑和遊泳抓台式出發的準備姿勢,故名。
這種技術於1972年開始提出實驗,直到1984年,北美、加拿大的一些女運動員才在國際比賽中開始嘗試使用。
由於蹲距式出發技術具有啟動反應迅速,入水速度快,不易搶碼犯規,入水淺,容易快速浮起,且穩定性比較突出的特點,因此後來多被短距離運動員所采用。
其動作過程是:兩腳前後開立,前腿微屈,以前腳趾扣住出發台的前緣,後腿微屈膝,後腳跟提起,上體前屈,兩臂伸直與肩同寬,兩手抓住出發台的兩側或前緣,當聽到“各就位”的口令時,提臀,稍比肩高,重心前移,身體的蹲踞式大部重量落在前腳和兩臂上。
當聽到出發信號時,兩腳用力蹬出,同時兩臂屈肘拉台,使身體向前、向下移動,緊接著用力推離出發台,繼而展體、稍抬頭,兩臂迅速前擺,向前跳出。與此同時,後腿與前腿並攏,完成騰空動作。
“查爾斯,如果我還能參加這屆奧運會,我想我也會嘗試采用季的這種出發方式。”
“馬克,季在遊泳項目上又有又給我們帶來了一些新的技術,就像他在足球,還有跳台滑雪等項目上,總有一些新的東西。
看來,作為一個優秀的運動員,聰明的腦瓜更重要。
哦,下麵的問題,所有人都想知道答案。
馬克,你認為季在下午的遊泳比賽中,會不會達到你在1972年奧運會上那樣的成就。”
“我想很有可能,甚至會超過我。”
15:00,當天的第1個遊泳項目的決賽,男子200米蝶泳決賽開始了。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