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宇寧當然能聽出哈德爾登先生話裡的意思。
他導演的華語電影靚妹仔和魯冰花分彆在82年和83年參加了柏林電影節,但他這位導演卻兩次都沒有到現場出席頒獎禮。
在頒獎禮上,是彆人代表他兩次舉起金熊獎的。
但同時季宇寧卻親自參加了兩次戛納電影節和兩次威尼斯電影節,並拿到了所有的最高獎。
這不得不讓其他人,尤其是柏林電影節的掌控者莫裡斯有一種感覺,那就是這位季是瞧不上柏林電影節。
在歐洲的三大電影節中,無論是現在還是前世,柏林電影節都要稍稍落後於戛納和威尼斯的。
前世1987年內地本來已經選定了陳詩人的電影孩子王參加1988年的柏林電影節。
但這部電影同時也被戛納看上了,所以陳詩人立即就放棄了柏林電影節的參賽,轉而去了戛納,當時就讓莫裡茨非常生氣。
那屆電影節是臨時換了張一謀的那部導演處女作參賽,沒想到卻一舉奪得了最高獎。
季宇寧拿到的兩次金熊獎,多少有一點意外的成分,當時他對於參賽獲得最高獎把握也不是很大,所以他沒有出現在頒獎禮的現場。
當然他潛意識中也是把柏林電影節排在戛納電影節和威尼斯電影節之後的。
這幾年季宇寧主動參加的電影節和電影獎項隻有五個,也就是歐洲三大電影節和北美的兩大獎,金球獎和奧斯卡獎。另外還有他自己創立的華語電影獎項,鳳凰電影獎。
至於其他的電影獎項,即便參加或者是被動入圍,一般也都是彆人去代為領獎。
像那個島上的那個華語電影獎,連續幾年都是香江夢工廠的普通工作人員去代為出席和領獎,就算是去年那個獎已經開始由民間主辦了,可也是依然如此。他是故意寒磣那些人的。
莫裡茨德哈德爾登是一個在法國巴黎學習過電影的紀錄片導演,他其實是瑞士人。他的經曆也很神奇。
他之前是瑞士洛加諾電影節的藝術總監,後來在前幾年好像是80年又成為了柏林電影節的藝術總監,前世他在這個位置上待了有22年,之後他又擔任了兩年威尼斯電影節的藝術總監。
他在80年執掌柏林電影節的原因,是他的前任捅了一個大簍子。
所以他在這幾年都在不斷的修複東西方對柏林電影節的看法,改善電影節與北美的關係並使得柏林成為奧斯卡的前站,力促將亞洲新電影尤其是華語電影推上國際電影節的舞台。
而季宇寧這位大導演,不僅是好萊塢的大佬,而且同時也代表華語電影。
他正是柏林電影節要努力拉攏的對象。(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