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宋!
雨夜入城,城門封鎖,任何人不得出入。\\。qb5c0
一日間,斬殺想要出城者與越牆者十數人,大部分都是宋國與魏國的探子。
第三夜,十萬大軍中三萬中軍出發,奔往應縣。
應縣便是大同往南,金國掌握的最後一個縣。
再往西南,便是山陰,吃山陰不是陰山。
而是朔州山脈的南麵,故名山陰縣。
山陰有宋兵五千,其中包括三千騎兵。
宋軍大將呂姬皓,正是當年西軍二十四將之一。
欲要進攻,朔州,必先拿下山陰!
呂姬皓一生風光,官途恒通,從第一次上戰場到如今,十數個年頭過去了,已經是帝國將軍了。
十多年成為將軍,雖然比不得嶽飛韓世忠等天才,但卻也是超速進階了。
從八品到從四品,一共是九節,每兩年升一級,是什麼速度,是個人都會妒忌。
當年樂洪大才,從進士及第,到成為從三品的戶部大員一共用了三十二年。速度幾乎比呂姬皓慢上一半。
而樂洪本身的進階速度就已經是各部大員中最快的那種了。
殊不知被徽宗看重的高俅高太尉做到太尉,用了二十一年,奸相蔡京,做到丞相,用了三朝三十五年。
成功,總是有原因的,呂姬皓本人嚴於律己,從來不做營地飲酒,歌舞亂營之事。
俗話說臨陣磨槍,而呂姬皓就是使槍的,而且是很少見的雙槍。
方毫初始蒙學,就是學的雙槍,隻是後來,方毫發現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戰時瞬間反應僅僅能夠控製一杆槍。
換句話說,呂姬皓就算武藝不強,但是思維之敏捷,反應之速度,絕對是宋魏兩國將領間拔尖的。
一個思維敏捷的人,定然不是一個愚笨的人。
整個山陰,從呂姬皓上任的第一天開始就在其掌握之中了。
山陰不管是最容易進攻,還是最不可能進攻的地方,都遍布呂姬皓的眼線。
而呂姬皓,山陰縣城也在呂姬皓手中,成為了一個典型的邊城。
城中除去商賈和軍屬,幾乎再沒有其他普通的百姓。
有的,留下來的,也隻是退伍的老兵而已。
也就是說,山陰幾乎全民皆兵。
雨夜之中,呂姬皓心中始終不平靜,總有一些不明就以的東西在閃動。
看著薪抽芽的槐樹枝在搖曳,呂姬皓拿出了心愛的雙槍,擦起了槍頭。
若不是戰前,為何擦槍?
數月以來,金人犯邊,大戰小站不停。張俊命令全軍保護邊境村民,時至如今,也有很多崗哨以及騎兵在各個小村莊遊蕩,隨時準備還擊進攻的金人。
若不是朝廷不批糧草,張俊早已帶領大軍殺入茫茫草原,茫茫大漠了。
隻是如今,呂姬皓有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但是沒有明確的敵軍動向,便不好發軍情,也沒法通知張俊。
上天,是公平的,一個人的警覺心越大,那麼他出事的可能性越小。
正月二十七,夜。
一萬騎兵,以雷霆之勢拿下山陰縣西北側三座村莊與崗哨,直逼山陰。
但是呂姬皓卻提前得到了消息。
一匹飛馬在雨夜之中奔向太原。
金兀術親自帶領一萬大軍兵臨山陰縣城之外。
遠遠的卻發現雨夜之中山陰城頭一片漆黑。
防備如此之差?
所謂反常必有妖,金兀術自然也明白這一點,隨即下令全軍停止前進。
偷襲已經不成了
一萬騎兵摸黑緩行至此,白費功夫了。
但是金兀術不甘心,自己做的如此小心,保密程度如此高,是怎樣被發現的。
他忘了一件事情,一個男人的直覺。
一個軍人的直覺,一個將軍的直覺。
總之,人算不如天算,誰也不知道呂姬皓為何突然心血來潮讓手下探子加強警戒。
若不然,就算是山陰的探子多如牛毛,也逃不過金兀術故意針對的圍剿。
崗哨陷落之前,那些探子便不要命一般的衝向山陰,還真有人在金兵騎兵包圍圈形成之前離開了。
從那時起,便確定了金兀術偷襲的失敗。
金兀術站在城外,淋著雨,任由雨水從頭盔滑落到肩甲然後滴入布縫,打濕衣裳。
這個大胡子微咪雙眼,似乎是一隻看準了目標的老貓。
隻是,霎時之後,金兀術卻睜圓了雙眼,虎軀一震,哈哈大笑道“如此我便將計就計,如此一來反而應了我的計劃。”
蒲察被金兀術的笑聲嚇到了,難道統領就不怕對麵城頭的人聽見?
雖然十萬大軍中有四位將軍,而且都是金兀術的親信,但是兀術每次分隊,都會把蒲察帶在身邊。
一是蒲察是兀術得力的助手,二就是金兀術覺得蒲察不具備獨自領軍的能力,做開路先鋒屈才,做將軍又高台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