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天萬界是這麼來的!
修煉自己前世開創的修煉道路,是種什麼體驗?
李玄淵發現,自己對劍招掌握地極快,得心應手,神書中記載的所有劍招,不管難易程度,隻要經過了他的眼,都能被他施展的淋漓儘致,毫無瑕疵。
有時候他甚至在想,自己是不是個天才?
但……好在在他之前,楊壽已經投遞了一批優質靈魂,在這個世界上留下了許多事跡。
各種天賦超絕之輩層出不窮,他並未夜郎自大,固步自封,而是潛心研究起劍道來了。
在這個世界上,劍道尚未普及,甚至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劍道的存在。
形成了世人隻知劍技,不通劍道的奇怪現象。
但在青靈政策的普及下,劍道成為了這個世界的主流,數百年來,隨之演變出了一些製劍師的職業,使得每個人身上都要標配一柄劍,不然就要落伍的那種。
不斷回憶神書中記載的修行方法,李玄淵最終做出了搬離王宮的決定。
他雖然為這一任首領的兒子,但這一任的首領,一共生了十多個兒子,他隻是最小的那個。
其他同父異母的兄弟更是不知凡幾。
反正他也不是最受寵愛的那個,少他一個不少。
為了修行神書中記載的有關劍的玄妙境界,他搬離到了曾經的那座據說降臨了神書的高山上。
這座山曾被喚作神山,但數百年過去了,卻再也未展現過什麼神跡,逐漸被人遺忘了。
他在山間自己搭建了一個草屋,種植了小片農田,自給自足,防止為了食物經常下山影響修行。
李玄淵是一個耐得住寂寞的人。
在楊壽的觀察中,他在山間一待,就是十年。
不管山下如何變幻,他的十幾個兄弟為了爭奪下一任首領之位,不斷明爭暗鬥,各種陰謀詭計層出不窮,他卻如同未聞,依舊苦心研究劍道。
雖然十年依舊一無所獲。
“不會他自己開創的劍道,喝了孟婆湯就記不起來了吧?”
世界之外,楊壽的臉色有些難看。
已經十年過去了,連劍道都回憶不起來,這個樣子怎麼算得上玄宗之主,怎麼配稱洪荒道祖之下戰力巔峰?
時間一晃,又是十年流逝。
李玄淵在這座高山上待了二十年時間,人世間一切因為父親的年邁,導致風起雲湧,幾乎是一年變一個樣。
他的兄弟們,因為首領之位的爭奪,死傷慘重,已經有不少非正常死亡了。
而李玄淵,終於在二十年後的某天裡,手持著一柄劍,朝著前方一斬。
噌!
一道劍光乍現,伴隨著一絲極其微小的劍氣,從中凜冽而出。
僅僅是數寸不到的劍氣,觸碰到一塊拳頭大小的石頭上,直接把石頭掃得粉碎。
這讓李玄淵感到欣喜萬分,這也代表著他二十年的修行,終於有了進展。
這些年來,他一邊研究劍招,一邊研究劍道,在劍招上,憑借著強大的天賦,已經達到了宗師境界……
而在劍道上,也順利於二十年後入門。
“修煉劍道的第一步,就是溝通體內肉身之力,與劍契合,斬出劍氣。”
他站在草屋前,覆手而立,已經有了一種前世大宗師的氣度。
其中最難的一步,就是使得肉身與劍契合,這一步極難,要做到手持著劍,如臂使指,羚羊掛角,絲毫無礙才算契合。
過程說來簡單,但修煉起來卻十分艱難。
“劍氣來源於自身的氣,需要我通過肉身與劍完美契合後,再斬出來!”
李玄淵閉幕思索著剛才施展出劍氣的一幕,喃喃著。
“而劍與身想要做到完美契合,沒有捷徑,唯有不斷苦練,勤修劍道……”
他長呼了一口氣,找到了修煉劍道入門的方法。
這二十年來,他幾乎每天都會堅持斬出上萬劍。
從最初的每日隻能斬出一兩千劍,到後來他的劍越來越快,逐漸可以斬出兩萬劍的程度後,他便每日堅持不輟,從未停止。
以至於到現在為止,他隻要拿著劍,下意識就是斬出的動作。
已經形成了肌肉記憶,而他肉身也有了一種感覺,劍,與他,仿佛形成了一體,尤其是在揮劍的刹那。
看似是劍氣,其實是肉身之氣,借由劍,施展了出來。
“這應該是透支的自己的元氣……”
劍靈世界之外,楊壽也注意到了這一點,喃喃道。
地球上中醫理論裡,曾有過元氣相關的說法。
諸如元氣受損,就是說身體根基受到了損傷。
元者,原也,也就是說,元氣就是原氣,元氣渾厚,就代表無病無災,哪怕在寒冬臘月裡,也可以穿著短袖到處走。
但現代醫學卻把它單純簡單的定義為身體免疫力,這顯然是不恰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