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壽起初聽得還有些意思,但當聽到楚畏因的……因果如淤泥,身陷泥淖中,此生將不得解脫。
所以修行之初,就需要儘力避免結因。
因結的越多,將極大損害修行進度。
在他的理論中,一個人,沾惹的因越多,修行越緩慢。
同時,將來也將承受各種不同的果。
有好有壞,但若沾惹的因太多,未來的果……極有可能讓你暴斃。
所以想要活得好好的,就必須要擺脫最初的因。
楊壽乍一聽還覺得很有道理,但……修行之路本就是逆天而行。
生存的資源有限,修行就是為了獲取更多的生存資源,得到更大的自由。
直到有一天,與天地平齊,乃至超越天地。
但如果按照楚畏因的說法,關上門,默默一人修行,不和任何人打交道,不沾惹任何事。
和傳說中的佛係修行沒有什麼區彆。
“因果有這麼恐怖嗎?竟然畏懼如斯?”
楊壽不明白楚畏因的想法,如此思考著,不禁皺眉。
這些年下來,其實他對因果也逐漸有了自己的想法,卻是和眼前三位大儒截然不同。
隨後,陸畏果開始講述自己的理念,同樣給了楊壽大量的啟發。
他認為,天地萬物,隻要有因,就必然有果。
那些因,你可以隨便結,但需要結善因。
方能得善果。
因為一代你種下了惡因,未來結下的,將是一樹惡果。
自食惡果的下場,極有可能是不得善終。
所以他認為,修行之中,不必畏因,而需畏果。
更是提出了……因果轉換的概念。
比如說你當初若是種下的是惡因,從中未必不能糾正,你可以在其中引導,轉變惡因,使得其得出善果。
但此時,楚畏因又提出了截然相反的意見。
在修正因的過程中,同樣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果,又如何保證這些果都是善果呢?
既然無法保證,還不如什麼都不做,從開始便避免因的產生。
這一下子氣氛就徹底點燃了,楚畏因和陸畏果說的天花亂墜,最後……乾脆因為意見不合而大打出手!
楊壽看著兩人的理念之爭,默默無言。
南州子還沒講述自己的理念,連忙試圖勸架。
實際上,楊壽聽完兩人理論,已經陷入了複雜的運算沉思之中。
其中讓楊壽印象最深的,便是陸畏果的因果轉換概念。
的確,善因未必得的是善果。
惡因也未必得的是惡果。
此外,又有誰能夠界定,你結下的因是善因?
善惡本就無法界定,隻能通過人的主觀來判斷。
所以歸根結底,因果……還是以個體為主的。
它的本質,其實就是至強者,對於自我的把握。
“原來如此……”
攀升在旁盤膝了三年,聽著三人的理論,身上逐漸也誕生出了大儒的氣息。
因為他也誕生了自己有關因果的理念,在這個世界,足以稱之為大儒了!
隻是這個大儒……相比於另外三個老頭子,顯得有些太過年輕。
“至強者,率先把握自身因果,若再進一步,便能界定他人善惡,把握他人因果,方能算真正掌握了因果。”
楊壽喃喃著,在這個世界裡,漸漸把握到了因果之路該如何走。
“然而,此隻是小因果,而我需要掌握的,則是大因果!”
天地間,隨著楊壽的感悟,居然淅淅瀝瀝地下起了雨。
這雨中……
在三位大儒的眼裡,居然中蘊含著某種奇妙的氣息。
說不清,道不明,卻讓三人挪不開視線。
“這是因果!”
南州子率先反應過來,其中氣息很淡,但的的確確,是因果才有的氣息!
遙想他們三人苦修這麼多年,居然比不過一個後輩?
這因果氣息很淡,也是剛領悟不久,卻被這個世界感應到了,從而觸動,下起了雨。
“拜見老師。”
楚畏因,陸畏果,南州子,三人都停止了爭論。
在楊壽麵前,實際上,爭論已經沒有了任何意義。
畢竟已經有人率先一步,比他們先行領悟出了因果。
其實楊壽這完全是利用的討巧的方式,才誕生了一絲因果雛形。
他畢竟有領悟輪回之體的經驗,又曾接觸過那麼多的法則,這個世界同時演化了上萬載,其中理論豐富,楊壽進入世界,也隻是總結了一下罷了。
實際上,若非是三個大儒不爭氣,至今都沒領悟出因果本源,他都不需要自己感悟。
直接學現成的。
望著站立在自己麵前的三人,明明是三個老頭,卻顯得無比乖巧。
楊壽微微頷首,微笑頷首道“今日吾悟出因果雛形,尚需打磨,你們繼續吵架……哦不,繼續論道。”
三位大儒麵麵相覷,突然有些尷尬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