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楓當即會意,立馬走上前去,伸手就要去抱那餘家小姐。
嚇得那丫鬟大驚失色,連忙攔住,道:“攝政王,男女授受不親,便不勞這位小哥幫忙了,奴婢定會把我家小姐送回府上。”
裴翊點了點頭,對丹楓說道:“既然餘小姐不需要我們幫忙,我們也不要在這裡擋著道了。”
丹楓應了一聲,躍上馬車,又慢悠悠地趕著馬兒,就這麼離開了。
馬車裡,裴翊沉聲對丹楓說道:“查一下,看他們到底想要什麼。”
丹楓領了命,晚上便出去了一趟,回來之後對裴翊稟告道:“爺,那餘家小姐原來是看上了您側妃的位置,不僅如此,朝中還有好幾戶家裡有適齡女兒的,都在打這個主意。”
裴翊臉一黑,對丹楓說道:“此事不要讓王妃知道。”
丹楓當即應下了。
第二日的小朝會上,當周公“有事啟奏,無事退朝”的話音剛落,裴翊便站了出來,對李潯說道:“臣有事啟奏。”
李潯端正地坐在龍椅上,道:“攝政王有何事?但說無妨。”
裴翊便說道:“臣如今忝居攝政王的職位,也明白自身關乎著大晉的國運,有大師給臣算了一卦,說臣若納妾便會使得運道流散,臣願意在此立誓,永不納側妃侍妾,隻盼我大晉國運昌隆。”
說罷,裴翊衝李潯眨了眨眼。
李潯當即會意,一本正經地配合著說道:“裴愛卿心懷天下,乃眾臣表率之首。”
此後,若再有人想往他府上送女兒,裴翊便會直接在朝會上點出來,還要質問人家:“大人讓我納側妃,是想要斷送大晉的國運嗎?”
哪個朝臣敢承受這樣的汙名?隨此才紛紛都歇了往攝政王府上送女兒的心思。
等到李潯日漸長大,這些朝臣們仿佛才看到了新的希望。
十年後,十五歲的李潯在禦書房與裴翊邊下棋邊吐苦水道:“裴叔叔,你就不能想個辦法替我打發了這些人嗎?”
裴翊看著已經逐漸長大的少年一眼,說道:“皇上也的確該大婚了。大婚之後親政,朝臣們才會看到皇上真的已經長大了,不敢輕視皇上。這些喜歡送女兒的朝臣們,皇上若真是有看上眼的閨閣千金,也可收入宮中。
與君子交用君子之道,與小人交用小人之道。這些樂意送女兒的朝臣們,皇上籠絡他們最好的辦法便是接納他們的女兒。”
李潯頓時就不想跟裴翊繼續這個話題了。
自從攝政王妃第一次帶著笙姐兒進宮後,他心中的皇後人選便定下了。
裴亦笙是謝之禪與裴翊的第二個女兒,生在景明第三年,如今還是個小丫頭。
李潯想他至少還得等上八年,等那丫頭及笄之後,他才好向攝政王提親。
李潯又問裴翊道:“下一日的大朝會,裴叔叔真的要辭去攝政王的職務嗎?”
裴翊點點頭道:“我已經為大晉當牛作馬了十多年,早起貪黑的,皇上總要讓人喘口氣吧。我如今隻想陪著阿緣過一些平常人的安寧日子。之後我會帶著阿緣一起出海去看看,若是走得太遠,書信可能不達,還請皇上不必為臣憂心。”
李潯知道裴翊這話是為了讓他安心,心裡便有些不是滋味,便是他跟裴叔叔之間,隨著他的長大,裴叔叔也不再像對小孩子一樣跟他親近了。
孤家寡人,難道真的就隻能是孤家寡人嗎?
可他知道裴翊離去之心已決,自己勸也無用。
景明十年冬,這年最後的一場大朝會上,攝政王裴翊辭去攝政王職務,帶著攝政王妃,以及一雙女兒,一起出海遠遊去了。
據說他們到過南洋諸國,不僅將大晉的文化傳播到各國,還從南洋諸國帶回了各種新鮮的技術進獻給大晉朝廷,朝廷派了專人在民間傳授,普及之後,大大地改善了百姓的生活。
景明二十年,關於攝政王與攝政王妃最新的傳言是他們如今在嶺南落腳,據說他們身旁除了跟著兩個美麗的大姑娘外,還有一個俊秀的小公子。
(正文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