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 乾隆:朕敲打一下你這個老東西,順便檢測一下你的忠誠度_大清話事人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玄幻魔法 > 大清話事人 > 261 乾隆:朕敲打一下你這個老東西,順便檢測一下你的忠誠度

261 乾隆:朕敲打一下你這個老東西,順便檢測一下你的忠誠度(1 / 2)

紫禁城,

皇帝鑾駕正式回宮,也許是圓明園呆膩了,也許是天氣不那麼熱了。

軍機處眾僚自然也回到了他們熟悉的簡陋辦公地——位於隆宗門的軍機處。

這一排平房,是帝國官僚的畢生追求。

即使是值班的小章京,出了宮門也會受到各路大人的追捧。因為整個大清朝最先了解中樞動向的就是他們!

……

而乾隆,則是住進了保和殿。

因為這座宮殿,距離軍機處相對較近!方便處理緊急軍務。

他很憤怒,眼中幾乎噴火。

禦案上的4份折子分彆來自錢峰、海蘭察、李侍堯還有崇道。

兩個當事人互相攻訐。

兩個旁觀者,默默陳述事實,用詞謹慎無比。

“混賬東西。”

縱然是英明十全如自己,也愣是看不出來誰的嫌疑更大,誰在攪渾水。

“召於敏中、和珅、劉墉。”

“嗻。”

小太監匆匆離開,腳步好似貓一樣輕盈。

沒過一會,幾位大臣匆匆趕到。

剛一跪下,乾隆就煩躁的一揮手:

“都起來,瞧瞧這些折子。”

都是科舉殺出來的頂級讀書人,一目十行,看的飛快。

饒是他們宦海經驗豐富,也被這種離譜的事搞的心頭發麻。

和珅瞅了一眼於敏中,恰好被乾隆看到了。

指著他問道:

“你看他做什麼?”

“皇上恕罪,奴才一時間懵了。”

……

乾隆居然很罕見的沒發火,而是點點頭:

“彆說你們懵了,朕也有點懵。兩江總督和江寧將軍互相指責對方通賊,甚至大打出手,還差點火並?”

“朕活了60幾年,也是第一次聽說這等咄咄怪事。”

於敏中突然開口了:

“老臣覺得通賊不可能。或是因為守城期間產生了齟齬,仇恨擴大了,一時間口不擇言。”

和珅眼睛一亮,心想老於你可以啊,越老越清醒。

立馬接話道:

“奴才附議。”

乾隆轉向了一直沉默的內閣學士劉墉:

“你呢?”

劉墉很罕見的沒有符合兩位禦前紅人的意見,而是說道:

“臣近來潛心收集關於江南匪亂的一切信息,細思極恐。”

“你恐什麼?”

“臣恐的是世人皆知匪首李鬱的槍炮犀利,卻忽略了他的其他手段。此人做事無所不用其極,擅長交通官吏。或收買策反,或煽動造勢。”

……

乾隆一言不發,隻是聽著。

劉墉繼續講道:

“自從匪首李鬱開始活動,周邊就陸續發生各種蹊蹺、不合常理的事,雖無實據,可臣隱隱覺得是此人的手筆。”

“皇上恕罪,臣鬥膽君前言鬼神。先父多次托夢於我~”

乾隆這才有些失態,問道:

“劉統勳說什麼了?”

“先父一言不發,臉色焦慮,對我既搖頭又歎氣。”

保和殿內安靜無比,隻有殿外的風鈴聲隱約傳入。

乾隆緩緩開口道:

“倒是有幾分道理。”

於敏中幽幽的歎了一口氣,他很不願意看到這種結果,他猜和珅心中也是一樣。

皇上本就多疑刻薄,你姓劉的再搞什麼鬼神。

以後大家的日子都會難過的。

今天聖心懷疑李侍堯,明天就能懷疑在座的所有人!

你老劉家三代人,都踏馬的一個德性。關鍵時刻假裝“憂國憂民”,不顧同僚,不顧大局。

……

乾隆一時間隻覺得頭疼,對於李、崇二人用也不是,不用也不是。

惱火道:

“傳旨,李侍堯崇道皆戴罪入京,交三法司審查。”

“嗻。”

這下輪到刑部、都察院、大理寺的掌門人頭疼了。

乾隆冷不丁的又說道:

“你們倆還是應該感謝李侍堯的,畢竟他把和琳、於運和給帶出來了。”

於敏中、和珅頓覺口苦,隻能托詞:

“這都是托了皇上的洪福。”

“不必緊張。江寧城那麼大,突圍出來也很正常,福長安也隨他們一起衝出來了嘛。”

有時候,

語言藝術就是這麼的微妙。

總之,乾隆莫名其妙的一番話,搞的二人心裡暗自叫苦,這渾水怎麼就濺到自己身上了。

……

於敏中突然心中一震,連忙稟告道:

“老臣還有件事,需向皇上稟報。”

“講。”

“臣的家族100餘口陷在江寧,後不知為何,賊酋又釋放了他們。如今人在淮安府避難。”

“哦?”

“或是賊酋不知他們身份,故而勒索錢財後,就沒有加以戕害。”

“這麼說來,李鬱此人倒是不嗜殺?”

“似是如此。此僚或是為了收買人心,裝出一副大度模樣。”

一番君臣奏對,語言藝術含量很高。

若是普通人聽了,隻覺平淡無奇。

可殿內角落伺候的總管太監秦駟,卻是聽出了許多的凶險。

前些日子,粘杆處的人早就彙報上來了。

於氏家族有一小半人陷在了江寧城,被賊兵俘虜。後賊酋親自下令釋放,派人駕船送至江北。

據查,仍有五六個年輕女子失蹤,許是被賊兵禍害了。

乾隆倒不會因為這件事就覺得於敏中和李鬱有勾結。

老皇帝雖刻薄寡恩,多疑殘忍,但並不傻。

今天隻是想敲打一下於敏中這個老東西,順便檢測一下他的忠誠度。

結果:大體滿意!

……

打了一巴掌,就該給個甜棗了。

乾隆話鋒一轉:

“於運和是伱的大兒子吧?有功名嗎?”

“回皇上,犬子今年四十有二。舉人功名,老臣一直訓斥他,要潛心科舉,堂堂正正的入仕。”

“不必如此。他既然署理江寧通判了,任上勤勉,那就留在淮安做個督糧道吧。”

於敏中一愣,隨即磕頭謝恩。

江蘇省本有兩名正四品督糧道。如今江南失陷,駐地自然不能循舊例,隻能特事特辦,暫且移江北。

放在往日,糧道絕對是個肥缺。

放在今時今日,卻是個地雷。

如果可以選的話,於敏中毫不猶豫,會讓大兒子速速入京,隨便在哪個衙門應個差,哪怕是理藩院也行啊。

和珅開口了:

“奴才請旨,和琳乃是胞弟,年幼無狀,忝在總督府做個微末筆帖式,如今~”

乾隆擺擺手:

“到理藩院,繼續做筆帖式吧。薪俸是微薄了點,不過有你這個哥哥可以打秋風,倒也餓不著。”

“謝主子。”

……

同樣是顯赫家族出身,

於氏大公子,成了正四品糧道,還直接跳過了署理。

和府的弟弟,依舊是七品筆帖式,除了那幾兩薪俸,一隻耗子都指揮不動。

放在旁人眼裡,會嘖嘖感歎。



最新小说: 奪回氣運!殺瘋仇敵改嫁渣男皇叔 異界九死神功 農家女考公上岸啦 大羅奇幻遊 逢君聞見花開 諾筱穎傅夜沉 提桶跑路的準備 星龍召喚師 一步青雲 宋誠林娉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