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避免孩子之間出現爭鬥,在沒有成為皇帝之前,薑啟已經在重點培養薑懷。
這固然有他對妻子感情的影響,有對方嫡長子身份的加持,可讓他下定決心重點培養對方的原因,就是不希望看到孩子們為了權力自相殘殺。
薑啟的想法很好,有他的看重和培養,有皇後的扶持,有大臣的認同,薑懷的太子之位無人能撼動。
這樣一來,應該不會發生前朝那種為了皇位,殺的血流成河的事情出現。就算他以後出現什麼意外,大夏依舊可以順利延續下去。
然而薑團的到來,打破了他自信滿滿的想法,因為對方告訴他,氣運被奪會影響到薑懷。
如果他費儘心血培養的太子沒了,那他做的一切還有什麼意義?
是,他是有好幾個兒子,是可以再培養一個太子。但是他明白,無論再培養誰,對方都不會像薑懷那樣讓他放心。
他是帝王,太知道帝王的猜忌多麼可怕,要是換個自己不信任的太子,他覺得自己到死都閉不上眼。
再者,薑懷的身份、能力可以讓弟弟們認同,彆人呢?同樣可以讓兄弟們心甘情願的認同嗎?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既然換太子後的震蕩完全可以預見,除非到了沒有退路的時候,不然薑啟肯定不會換。
不想換太子,不想王朝陷入混亂,更不想自己的家人受到傷害,他能走的隻有一條路,就是打匈奴。
打贏了,贏回氣運,國家能穩定下來,親人平安無事,打輸了,大不了他跟自己的親人和大夏一起去死。
況且,他不覺得自己會輸。
他從一個小世家的長子,打敗各路人馬,建立王朝成為帝王,中間經曆了無數艱難險阻,那些他都闖過來了,匈奴算什麼?
薑啟說話的時候,藍淑一直安靜地聽著沒有插話。
她是一個懂分寸的妻子和皇後,太子之位、權力分配等等,那些都不是她該多嘴的東西。
薑啟肯跟她說,是對她的信任和看重,如果她隨便發表自己的意見,或者試圖去影響對方,再多的感情的都會被消磨乾淨。
她能做的就是傾聽,聽完了給予默默地支持就好。
薑啟說完,看到安靜陪在一旁的妻子,確實很滿意,不由地跟對方說起了其他皇子的事情。
“阿淑,薑團的擔心無非是怕彆的孩子跟懷兒搶皇位,到時候造成無法收拾的局麵。
我已經做了很多事情,儘力在避免那種局麵發生,可薑團好像還是不放心,你說我該怎麼辦?”
又是叫名字,又是自稱我,藍淑明白,薑啟這時候是一個操心孩子的父親,而不是殺伐果斷的帝王。
她了解薑啟,對方對彆的孩子不假以辭色,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為了鞏固她這個皇後和太子的位置,並不是一點兒做父親的自覺也沒有。
像幾年前,五皇子薑慎的母親王良人為了給自己兒子爭寵,攛掇四皇子薑悟的母親鄭少使到三皇子薑恒麵前亂說,差點兒造成父子成仇、兄弟失和的場麵。
薑啟查明白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後,王良人沒多久就病逝了,鄭少使受了罰,到現在在宮裡的位份都是最低的。
就連當時剛生下四皇女薑悅的雲夫人,都因為照看不利被禁足半年。
至於孩子們,薑恒被禁足幾天,太子和她一求情就給放出來了。
薑慎失去親生母親,直接讓她負責照料,薑悟在宮裡也沒有因為母親位份不高而受到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