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沒錯,在蘭征看來能讓薑團開心起來的事就是好事,至於之前和衛紀吐槽過的,這宮殿建造者狗屎般的審美,他已經選擇性遺忘了。
果然有的時候不是事情不對,而是做事情的人不對。
人不對,做的事情再好,還是會被罵,人對了,哪怕做的事情再離譜,都能讓人誇一句:有創意。
稍微參觀了一下匈奴的宮殿,薑團勉強把眼珠子從那些黃金上摳下來,才開始乾正事。
國與國之間的相處需要技巧,在交往中也有一些約定俗成的規定。
比如什麼樣的人來,需要哪個職位的人去迎接,什麼職位的人,需要什麼樣的接待儀式,都有講究。
隻是到了蘭征和薑團這裡,那些約定俗成就不太起作用。
蘭征堂堂一個單於,竟然帶著幾個護衛跑了很遠的路程,去迎接大夏的一個王爺,這已經足夠離譜。再做出來更離譜的事情,其他人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對。
所以當彆人看到蘭征用最高規格的禮儀接待薑團時,沒有什麼驚奇,隻不過全都是麻的。
不僅匈奴那邊的人麻,大夏這邊的人更麻。
匈奴這邊的人覺得,他們單於跟大夏的王爺關係再好,也不能拿國家臉麵開玩笑,這樣一折騰,好像他們多跪舔大夏似的。
大夏那邊的人則是覺得蘭征不安好心,用這樣高規格的接待儀式,是不是想讓他們的陛下和王爺相互猜忌?
隻是那些人再麻,也影響不到蘭征和薑團。
蘭征是故意那麼做,倒不是不安好心想氣匈奴的那些貴族,更沒有離間薑團和薑啟的意思,純粹是出於對薑團的喜愛,和對他們之間友誼的重視。
他好不容易有一個說得來的朋友,不用最高規格來接待,怎麼顯得出來他們的友誼很深?
而薑團是不懂,他對大夏的了解才剛剛開始,更彆說對匈奴了。參加過接待儀式之後,他就一個感覺,匈奴人真熱情,真能歌善舞。
果然那句“五十六個民族五十五個能歌善舞,還有一個在鼓掌。”,絕對不是無的放矢,反正在他這裡,這句話算是照進了現實。
參加完迎接儀式,薑團帶著傻乎乎的笑容跟蘭征參加了宴會。
草原的宴會不像大夏的宴會那樣精致、華麗,但那種幕天席地的氛圍很讓人著迷。
尤其是圍著火堆吃著美食,看著天上的繁星,瞬間有種就算現在立刻死去,人生也沒什麼遺憾的感覺。
當然薑團不白吃蘭征的東西,他拿出了一些罐頭,讓蘭征等人品嘗,然後表示以後可以和匈奴進行罐頭的買賣。
肉的罐頭,匈奴人吃起來味道就那樣,他們不是特彆喜歡,不過要是能賣到大夏賺錢,他們一百個樂意。
而水果的罐頭,剛拿出來就成了匈奴人的最愛,他們這裡因為環境氣候原因水果很少,越吃不到就越想吃,哪怕再貴都會有人買。
大概說了一下罐頭的事,這個話題暫時略過,這事就是先說一下,買賣的事還需要更專業的人來談。
談完正事,薑團正吃的開心,就見蘭征親自給他倒了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