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家安立即想到了生活之中的運用。
就像去磨米機那邊磨米,他們要麼就是找幽王府租賃牛車,大家一起湊錢也能夠節約成本,但這隻是節約錢財,時間上並不節約。
可如果每家每戶都有這樣的一輛車子,那麼每次就算隻磨米兩百斤,他們也能自己推過去再推回來。
不再需要每次找幽王府,也不再需要找人均攤,隻要自己有時間就可以去磨米了。
如果是在場地做工,需要大批量的運輸物資,挑一籮筐又太重了,腰受不了,可若是挑的太少,跑的次數多了,也不是很劃算。
可若是用到這個獨輪車,那大家都能接受。
若是在獨輪車的放置區放上長方形的竹筐,什麼運不得?
往後,運輸菜苗、黃豆、大豆、稻草、柴火,這都是不二的選擇。
區彆於驢車、牛車,雖然也是要靠人力,但勝在方便啊。
驢車牛車雖然不需要人出力,可是養牲畜是需要很多精力和錢財的。
特彆是大家現在都還不富裕,除了龍木匠這些人之外誰養得起啊?
“如何?”
“還不錯,就是忍不住往一邊歪。”
“感覺怎麼樣?”
“這個的確是要方便的多,但是我怕石頭掉出來。”
“其實這個前麵可以加一個簍子。”
李昭一邊詢問,一邊征集意見。
其實他知道獨輪車的多種運用方法,但更多的時候他不會講出來,因為他要養成大家都勤於思考的習慣,每當一個新的工具出現後,所有人都會開動自己的腦筋,將一些想法付諸於實際行動,即便是李昭自己也不敢說就想的一定有這些人多。
當他們都養成這種習慣後,李昭以後就可以集思廣益,這樣才能將工具的效率最大程度的開發和利用。
李昭讓人記錄好,陪著大家夥嘗試後,就立即讓人將車子又給送了回去。
改進是肯定的,增加一些東西也是必須的。
一個新式工具的興起,往往能夠帶動本地產業的發展。
比如,獨輪車依舊是獨輪車,但如果在獨輪車上專門預留好這些卡槽,那麼竹器的作用就發揮出來了。
往後,生產獨輪車的人能賺錢,生產竹筐的人也能賺錢。
李昭此前大力推廣匠人,希望有更多的專業人才收歸旗下,如今正是培育人的機會,豈能白白錯過?
因此,錢二狗的大哥錢大狗家裡又多了一筆訂單。
獨輪車被試驗了幾次後,已經確定可以投入使用。
此消息一出,頓時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新式工具的出現每一次都會牽動人心,當很多世家大族看到隻是獨輪車時,其實第一反應還是有些失望,因為不夠驚豔。
可當建造工坊和將作監開始批量生產,致使短時間內有無數輛獨輪車投入到運用之中去的時候,一切就都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