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盛世!
楊泰趕到鎮江府時已經過了晌午,馮寧被殺後,眼下的鎮江府府衙暫時有以前的小吏代管,至於之後誰坐這個位置還要看京城的意思。
“靖國公還在府上?”楊泰看著殷釋道問道。
“昨夜京城後便住在守備府上了。”殷釋道回話,楊泰點了點頭,疾步走進守備府,他現在急需要知道靖國公南下到底為了什麼。
“下官見過靖國公。”楊泰來到後花園時,林源正在亭子裡喝茶,走到桌邊,楊泰朝林源行了一禮,論爵位,林源位居靖國公,是上柱國。論官位,靖國公嚴格來說算是京中直屬的將領,品階也比自己高一些。
林源看向楊泰,相貌極其普通,便是身著麻衣在田間務農,也沒有人能看出他是掌管江浙數十個州府的江浙巡撫。林源點點頭,請道“楊大人坐吧。”
楊泰坐下後打量了一眼林源,見其臉上沒有一絲趕路的疲憊,看著不太像昨日才到的鎮江府,心裡有些奇怪但還是說道“公爺不愧是軍伍出身,乾了這麼些天路,還是如此精神。”
林源端著茶杯稍稍一頓,笑道“習慣了,仗著年輕,稍微休息一下就好了。”喝了口茶,林源看向楊泰道“倒是楊大人趕的緊,我這才剛到鎮江你就來了。”
“公爺未在揚州落腳,加上路上又出了些事。下官害怕公爺有什麼差池。”楊泰解釋道。
“說起路上出事,本公爺就要問一問楊大人了,鎮江知府馮寧到底是怎麼死的?”林源看向楊泰。他需要知道楊泰的態度,已確定他是否參與了此事。
楊泰苦笑道“說是亂民所殺,但公爺一路南下,想必是清楚,災民並無要這樣做的理由,即便他馮寧貪贓枉法,魚肉鎮江百姓,可一旦因此殺了他,依照朝廷法度不論原因,殺官者視同造反,江浙的百姓還沒被逼到那個地步。”
“那麼楊大人打算怎麼上報朝廷。畢竟一府大員,不好搪塞過去。”林源問道。
“不瞞公爺,下官已經同下來巡視的黃軒黃大人商議過了,聯名上了一封奏疏,馮寧是被山匪截殺的,眼下揚州守備葉大人已經出城剿匪去了。”楊泰並沒有打算隱瞞,因為葉濤是靖國公府的人。自己眼下當務之急是不能讓林源起了疑心,認為自己和江浙世族是一夥的。
林源點了點頭沒在說什麼,揮了揮手,院子裡的侍女仆人退了下去,林源問道“楊大人知道馮大人被誰所殺嗎?或者換個意思說,馮寧死了對誰有好處?”
楊泰沒有言語,他清楚林源的意思,而林源也猜出那人究竟是誰,隻是沒有證據罷了,楊泰不想蹚鎮江這處渾水,起碼現在不能蹚。隻見楊泰笑著搖頭道“公爺說笑了,這事兒等葉大人回來了自然就清楚了。”
暗罵一聲老狐狸,林源說道“是啊,等葉大人回來也就清楚了,眼下鎮江群龍無首,不知新到任的是哪位大人。”
“一切都由朝廷定奪。”楊泰說道。
“可本公爺的救命恩人還在牢裡關著呢。”楊泰聽林源這麼說,隻能道“公爺,沈林兩家被拿入獄是因為貢品案。眼下雖說證據不足,但還是不能放出來。”
“貢品那是馮大人說的,至死他都沒查出來什麼證據,依本公爺的意思,還是算了吧。”林源的話讓楊泰很是頭疼。
“公爺莫要開玩笑了。”林源看了眼楊泰,沒有說什麼,站起身來離開,楊泰有些發懵,怎麼說走就走呢?隻聽到林源的聲音傳來“本公爺沒時間在江浙耗著,給你們五天時間查清楚,若是還沒什麼證據,就不要怪我親自動手了。”
楊泰無奈的歎了口氣,誰都在逼他,眼下又來了個靖國公,心下暗罵死去的馮寧,整日不思進取,淨幫著薛家惹事,到死了還得自己給他收拾尾巴。
搖搖頭起身離開守備府。楊泰今天唯一能確定的就是,靖國公已經來江浙有些時日了,怕是來查什麼東西。自己得早回揚州做準備了。
揚州城內的一處小院,在外人看來沒什麼顯眼處,就是一戶普通人家,丈夫在城裡做些小買賣,妻子在家織布繡花。鄰裡間也還算和睦。往日屋裡傳出的織布聲今日卻沒有了,家裡房門緊閉,一位婦人將紙放在桌上,不無可惜的說道“多俊的姑娘,這林家在鎮江也是出了名的良善人家。”
看著滿臉可惜的婦人,中年男子將筆擱下笑道“怎麼發善心了?”
“年紀大了,總沒有過去狠得下心,況且也沒有辦法,各家都盯著呢。”婦人搖了搖,看向中年男子道“打算派誰去?那可是京城,咱們有些年頭沒在那裡動手了。”
“是得小心些,不說那些勳貴家,便是順天府裡也有幾個好手,不能失了手。”中年男子點頭道。
“先派個人打探一下,人手咱們在好好選一下。”婦人提議道。
“我去吧。”裡屋傳來一道聲音,婦人同中年男子對視一眼,眼裡有些詫異。裡屋的人已經三年沒出過手了,怎麼現在想起動手了?
“好久沒出去走走了,正好把這事辦了。”屋裡的人給出了個勉強說得過去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