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張淩陽心中暗下決心未來一定要將這項抄家製度發揚光大,為自己的兒孫做一個好榜樣!
究其原因,還不是抄家來錢最快?
張淩陽才不會傻乎乎的學前世明朝的崇禎那般,將自己內帑之中的銀子一個勁的往外掏,最後內帑的銀子掏乾淨了,明朝也跟著滅亡了!
在想好了會試的題目之後,張淩陽並未及時告知主考官李廣泰。
畢竟,這個時代考題泄露的事情屢見不鮮
再說,考題一旦泄露,必定不是小事,肯定會引起天下震動。
當然,這裡的‘天下震動’裡的天下,隻是對士子而言。
其實,對於苦哈哈的百姓來說,考題泄不泄露,與他們又要什麼關係呢?
說實在的,在任的地方官無論是清官還是貪官,百姓該繳的稅還是要繳。
而且有時候清官比貪官更可怕,畢竟貪官知道什麼是適可而止。
可絕大多數清官卻因為不通庶務的緣故,導致下麵的師爺及官吏橫征暴斂而不自知,還以為在自己的治理下,轄區物阜民豐,可最終導致的,卻是民變。
這樣的事情在大周屢見不鮮。
張淩陽曾翻閱過大周的地方誌,發現隻要是民變的地方,十個地方之中,居然有七個地方的官員在任期間為官都是很清廉的。
雖然他們為官清廉,從未收受過哪怕一文錢的賄賂。
但他們卻是不擇不扣的庸官。
麵對這樣的官員,你說要治他們的罪吧,他們在任職期間一直兢兢業業,也從未做過徇私舞弊之事,治他們的罪有些過於小題大做。
可要不治他們的罪,有如何向百姓交代?
既然你事事都要下麵的師爺及官吏去辦,那要你這個父母官還有何用?
難道讓你每天向百姓講解聖賢書不成?
再說,科舉對張淩陽來說隻是小事。
那什麼又是大事呢?
自然是王皇後腹中的胎兒。
過了春節,王皇後已經懷孕九個月了。
眼下,臨盆日期越來越近,張淩陽自然十分關切。
畢竟兩世為人,這是張淩陽的第一個孩子。
張淩陽自然比誰都緊張。
在任命了李廣泰為主考官之後,張淩陽便連火器局都未曾去。
後宮的嬪妃那裡,張淩陽也是未曾光顧過哪怕一次!
已經是儼然聖人一般的存在!
每日,在起床用過早膳之後,張淩陽便會來到長春宮陪王皇後解悶。
緊張王後宮身子的人,自然不止張淩陽一人。
徐太後心中也是緊張的要命。
雖然徐皇後更願意看到自己的侄女徐婉茗懷上龍胎。
可到底王皇後肚子裡的孩子是自己的第一個孫兒!
關係到大周的江山社稷。
之所以如此篤定,當然是李太醫已經確診,王皇後腹中,確是一名男嬰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