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成進攻緬甸的請舉手!”
看著場上大半議員都沒有舉起手來,威爾遜心中不由長出一口氣。
“反對同緬甸開戰的請舉手!”
隨著議長先生的話音落下,又有一小半人舉起手來。
最後,議長先生拿著統計完的數據說道“此次會議參加人數共計三百二十三名,其中一百三十二人讚成,一百二十三人反對,六十八人棄權。
讚成人數沒有超過一半,此次會議無效!”
聽到議長先生的話,威爾遜不由長出一口氣。
同時,威爾遜也明白,隨著時間的推延,特彆是在加深對大周的了解之後,這樣的會議會召開無數次。
到那時,不知道又會是一個什麼結果?
威爾遜心中隱隱有一種直覺帝國遲早要和大周開戰!
……
花開兩頭,各表一枝。
在大周,時間已經進入了十月份。
自歐洲使臣團帶著大批采購的貨物離開之後,大周各地頻繁發來捷報。
先是雲貴總督張廣之徹底剿滅苗人叛亂,改土歸流政策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後是湖廣兩地風調雨順,獲得了大豐收。
不久,國庫今年征收的錢糧也已經全部統計了出來,共計白銀三千二百八十三萬兩。
去年的稅收隻有一千萬兩白銀不到,今年居然超過了三千萬兩,稅收一下子提高了三倍有餘,可以說無論是張淩陽這個皇帝,還是朝中大臣,都是喜不自禁。
隻是大臣中究竟有幾分是真心喜悅的,就不得而知了!
而與此同時,高貴妃、曹妃、嚴妃、賀妃也先後誕下皇子、公主,更是喜上加喜之事。
其中,高貴妃誕下的二皇子取名趙晗,曹妃誕下的三皇子取名趙旭,嚴妃誕下的長公主取名趙簪,賀妃誕下的二公主取名趙。
母憑子貴,雖然高貴妃、曹妃的位份並未晉升,可自嬰兒誕下之後,每天前去恭賀的朝廷命婦已經擠破了兩人寢宮的門檻。
對此,曹妃是頭痛不已,而高貴妃卻是洋洋得意。
而朝堂上,高貴妃之父,刑部尚書高霈的地位也跟著水漲船高,前來投靠的門人絡繹不絕,竟有隱隱壓過戶部和吏部的趨勢。
對此,張淩陽是完全沒有放在心上。
左都禦史李廣泰對此則是憂心不已。
“二皇子有如此強勢的嶽家,隻怕是禍非福!”想起曆朝曆代皇子爭儲的情況,李廣泰不得不擔心。
“還是早些打掉某些人的癡心妄想才是!”心中仔細想了一下,李廣泰便糾結督察院的禦史向張淩陽上了不少奏折。
隻為一件事件,那就是立儲!
至於立何人為儲?
自然是嫡長子趙昊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