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昏君!
皇家步兵、騎兵一共六千人,馬進忠在宮裡領了張淩陽親授的兵符之後,離開皇宮,一路浩浩蕩蕩的出京直奔草原而去。
現在大軍已經出發,張淩陽再是擔心此戰的結果,也不是一時半會兒的事情。
所以,張淩陽索性不再關注,開始全身心的投入到審理鄭永基的事情上麵。
鄭永基之所以隱瞞瓦剌的事情,有自己的私心作祟。
但無法否認的,鄭永基的考慮對大周來說,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畢竟,數千年來,北方草原上的遊牧民族一直是漢人王朝最大的威脅,自始至終都沒有改變過。
鄭永基出於種種考慮,也算是情有可原。
可現在歐洲已經開始邁入工業化時代,如果還用以前的舊有觀念來看待現在的局勢,又未免有些狹隘。
再加上,鄭永基這麼做,確實涉嫌欺君之罪,所以張淩陽不得不對此進行處理。
更何況,鄭永基的做法,事涉皇權,可以說不管什麼人坐在那張龍椅上,都不會視而不見。
即便張淩陽來自後世,對於鄭永基做出如此犯忌諱之事,心裡也是覺得十分憤怒。
也許,這就是屁股決定腦袋吧!
但鄭永基被打入詔獄之後,其他大臣即便被張淩陽下旨申斥了一通,依舊每天不斷的上書,向張淩陽勸諫,希望張淩陽能夠對鄭永基從輕發落。
原本,張淩陽並沒有說對鄭永基要殺要刮,可大臣們這麼做,卻如同在剛撲滅的火堆上又加了一把火,徹底惹起了張淩陽的怒火。
但好在,張淩陽心裡還是沒有要殺鄭永基的想法。
隻是因為大臣勸諫的緣故,這些天一直晾著鄭永基,使得那些大臣一時間摸不著頭腦。
如果說張淩陽確實對鄭永基所做之事十分震怒,那麼在他回京的第一時間,應該已經對此作出處理了。
可如果張淩陽心裡已經原諒的鄭永基,也應該將其釋放出來了才對啊。
可現在呢?
現在張淩陽可以說對鄭永基不聞不問,一時間大臣們還真摸不清楚張淩陽心裡到底是怎麼想的。
不過朝中也不乏聰明的大臣。
見張淩陽回京半個多月的時間了,一直對鄭永基不聞不問,心裡多少猜出了張淩陽心裡的幾分想法。
暗揣天子心思,本就是一件十分犯忌諱的事情。
這些聰明的大臣即便已經知道了張淩陽心中所想,可也不好道出。
所以,事情便一直這麼拖著,一直又拖了一個月的時間,張淩陽處理好了法蘭西使臣皮埃爾和瓦剌之事之後,才開始著手處理鄭永基的事情。
張淩陽對鄭永基的處置,沒有經過任何人。
這天,用過早膳之後,張淩陽在小福子、馮喜、韓笑等人的簇擁下,來到了錦衣衛詔獄。
呃!